本報新鄉訊在近日新鄉市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流傳200多年的獲嘉縣照鏡鎮小楊莊木版年畫制作村被發現,有關專家頗為驚喜。
7月23日,記者跟隨新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負責人王明磊等來到小楊莊。
58歲的張同瑞,是該村目前精通雕刻木版、制作年畫手藝最純熟的老藝人。他說,老輩兒們傳說小楊莊木版年畫起源于宋代,自己是家里第六代傳人。1964年以前,小楊莊80%以上的人家都從事年畫制作。小楊莊年畫在“文化大革命”時遭到破壞,大量木刻雕版被毀壞。后來,由于市場萎縮,村里的年輕人不愿意學習這門技術,小楊莊木版年畫面臨失傳的危機。
據王明磊說,省市有關專家在小楊莊實地考察過程中,發現了清代以前的木版,經初步考證,小楊莊木版年畫至少有200多年歷史。小楊莊的木版年畫內容以神像為主,畫中人物體態豐盈,形象別具一格,與朱仙鎮的門神年畫和楊柳青的民俗年畫有所不同。小楊莊的木版年畫制作工藝主要有套印、手工繪制和印制后添色加工等。它的整體特點是以黑白為基礎,色彩起到畫龍點睛、點到為止的作用,烘托立體效果。
王明磊說,小楊莊的版畫具有鮮明的新鄉本地特色,除了獲嘉小楊莊以外,還在新鄉縣、衛輝市、新鄉市鳳泉區、牧野區等一些村莊發現了一些版畫制作藝人。省里有關專家還要帶著小楊莊的藝人們到開封朱仙鎮、天津楊柳青去考察學習,爭取將小楊莊木版年畫形成產業化。【原標題:獲嘉小楊莊木版年畫制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