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輝縣市林場乃至輝縣市林業局,提起優秀護林員原來山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自從當上護林員,他便數十年如一日地栽修林木、巡山防火,在清苦中守護著大山深處的綠色,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知難而上,為保護森林資源勇挑重擔
1975年,由于工作需要,原來山被派到輝縣與山西省陵川縣交界處的林區——齊王寨林區。這是輝縣林場最邊遠,最難管的一個林區。由于地勢陡峭,交通不便,山里人文化水平低,客觀上給原來山帶來了很多困難。為了護林,他不管刮風下雨,不論嚴寒酷暑,不顧護林房簡陋的居住條件,在那里一住就是一個月,一干就是幾年。特別是冬天山上氣溫非常低,特別冷,房子四處還漏風,晚上睡覺都要戴上帽子,白天自己還得燒火做飯,但是,他沒有過一句怨言。
在一次巡山護林中,原來山不小心從30米高的山坡上滾了下來,當時就昏了過去,當他清醒過來后,滿頭是血,忍著劇痛走到了附近老鄉家門口,就又昏了過去。老鄉發現后立即將他送往當地醫院,頭上縫了20余針。當場領導去看望他時,他首先問的就是林區的情況。他就是這樣用心守護著大山深處他的那片土地上的那些綠苗,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森林防火,為保護森林資源工作到位
1984年,原來山被調往大佛殿林區,由于林區離寺廟太近,平時燒香拜佛的人特別多,所以他將森林防火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認真學習《森林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然后經常到附近的學校、供銷社、人群集中的場所耐心地給群眾講防火知識,發放森林防火宣傳單,張貼森林防火通告,積極搞好森林防火宣傳。每到防火期,他便與廟主一起,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各項防火措施,并和廟主簽訂防火責任書,每逢清明節等一些祭祀活動較多的節日,他都會對那些要到林區內進行祭奠的人群,嚴格把關,并把他們的燒紙火種拒于林區之外。由于原來山監管得力,工作責任心強,在他護林期間,大佛殿林區未發生一次火災。
嚴防盜伐,封山禁牧,為保護森林資源下苦工夫
南關山林區海拔1400多米,與世隔絕,缺醫少藥,晚上還需用蠟燭和煤油燈照明,由于條件艱苦,年輕的護林員常常是干不了一年就要求調動工作。當原來山得知情況后,主動請纓,讓場領導安排他到南關山林區。當時,場領導考慮到他哥哥剛剛去世,老母親沒人照顧,沒有同意他的要求,他便和領導軟磨硬泡,最終還是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南關山。到任后,他首先熟悉林區地形,了解當地情況,在調查中發現平甸有幾個老鄉總想偷著上山砍伐樹木賣錢;冬天也總有人想上山砍柴取暖。為了防止偷盜,他每天往返幾十里山路,深入到老鄉家中向他們宣傳《森林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使他們從內心深處打消了偷盜林木的念頭。多年來,由于原來山工作認真負責,防患于未然,在他的管護區內沒有出現過一例森林盜伐案件。
靠山吃山,在山上放羊是當地居民的習慣,對護林工作極為不利。封山禁牧,成了南關山林區的一個難題。原來山在護林工作中發現除了冰天雪地羊不上山外,每到青草發芽,春暖花開的季節,牧羊人天不亮就把羊群趕上了山。于是他就比牧羊人起得還要早,將他們堵下了山,久而久之老百姓就放棄了去山上放羊。禁牧,成了南關山林區的一個新習慣。
原來山服從組織安排,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勇挑重擔。38年來不計個人得失,全心護林,從一個年輕的小伙子變成了年逾花甲的老漢,如今到了退休年齡的他,常說的一句話是:“如果以后我退休了,只要我的腿還能走,我還要常常上山看看這些我栽的樹、修的林。”他深愛著這片大山深處的綠色家園。【原標題:深山護林人 堅守綠色家園—— 記國營輝縣市林場護林員原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