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鄉 >> 名人名家 >> 身邊名人 >> 瀏覽新鄉

老黨員張一川

2013/10/29 17:17:35 點擊數: 【字體:

老黨員張一川
今年已是96歲高齡的張一川與老伴在家中


    1957年2月,時任中央副主席的劉少奇,乘專列南下視察時途經新鄉。在他的指示下,新鄉市委、市政府及新鄉國營第116廠最終圓滿解決了五金社一事。這件事情,被后輩新鄉人稱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范例”。新鄉國營第116廠(新鄉平原航空設備有限公司)廠史以及由黨史研究部門編纂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新鄉》等文史資料對此事的時代背景和來龍去脈均有詳細記載。

    今年2月至3月,《大牧野》欄目刊登了“名人與新鄉系列之一到之十”,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今日,本欄目又刊出“名人與新鄉系列之十一”——《 劉少奇與116廠》一文。原國營第116廠廠長張一川,是這一新鄉歷史上著名事件的見證人。

    記者通過新鄉平原航空設備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輾轉找到了家住116廠家屬院的張一川老人。老人今年已96歲高齡,身體較為硬朗,思路也十分清晰,他很高興地接受記者的采訪。

    對劉少奇關于正確處理五金社一事的指示,他記憶猶新。他十分誠懇地說,1957年1月,他從北京調入新鄉,任新鄉國營第116廠廠長,當年2月就發生了五金社一事。他回憶說,當年2月28日晚10時,他與省、市領導一同在專列上向劉少奇匯報,這么多年過去了,少奇同志的音容笑貌,尤其是他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依然令他難忘。

    張一川老人的女兒,是116廠退休干部。退休后,她悉心照顧老人。她告訴記者,老人離休后積極主動參加廠里組織的各項老干部活動。他樣樣都拿得起,尤其喜愛書法,前幾年老人每天練習書法的時間長達一個小時。老人膳食搭配合理,每天不忘吃一個雞蛋,喝一袋牛奶,豆漿、面包片夾肉也是老人必備的膳食。老人生活十分規律,每天上午9時到10時是散步時間。散步之余,還充分利用附近的體育器材強身健體。

    采訪中,記者發現老人不僅講話思路清晰,尤其喜愛讀書看報。家人專門為他設了書房,書房中整齊地堆滿各種報刊、雜志和書籍。一副老花鏡、一把老人常用的放大鏡、一本字典,是他每天離不了的讀書工具。老人每天都要通過央視《新聞聯播》、《人民日報》、《今日新航》、《新鄉日報》等媒介了解國家大事及新鄉發展狀況。

    據新鄉平原航空設備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張一川老人1916年出生于河北省定縣。1937年10月在河北博野縣參加革命,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1月至1950年6月,張一川先后在晉察冀軍區、華北軍區政治部導報社、鉛印室、印刷廠、報社工廠、印書館當排字工、印刷員、印刷股長、公務長、畫報社工廠廠長、印刷廠廠長以及出版發行科副科長。他多次被評為模范工作者,曾參加軍區勞模大會。

    1954年5月,他轉業到國家第二機械工業部,以獻身航空事業的滿腔熱情,積極投身到工作中去。他忘我學習、潛心鉆研,大膽提出技術改進意見。1956年7月,張一川由車間主任被選拔為副廠長。

    1957年1月,張一川調任新鄉國營第116廠廠長。當時該廠技術欠缺,設備陳舊。他帶領全廠干部職工,積極投入產品試制和生產,同時,加強技術培訓和技術管理,組織技術攻關,培養了一支過硬的生產技術骨干隊伍。

    “文革”中,張一川頂住壓力,仍積極為黨工作。1970年10月,張一川被調至國家某重點建設項目指揮部,積極協調當地政府對工程建設的支援。

    1978年1月,張一川被調回國營第116廠任黨委書記,負責工廠的整頓及重點產品的研制生產。1980年9月任顧問,1984年4月離休。離休后,張一川仍然十分關注航空事業和工廠發展,提出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1990年,張一川被航空航天工業部評為先進離休老干部。2011年,新中國航空工業建成60周年,張一川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總公司授予“航空報國杰出貢獻獎”稱號。

    張一川老人的老伴兒彭榮鈞今年已86歲高齡,與他同為新中國成立前的老黨員,兩人晚年生活安定,是遠近聞名“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模范老夫妻。本報記者 趙新顏 實習生 郭琳婕【原標題:老黨員張一川】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鄉日報 2012年7月1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