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記者慕名來到三河尖鎮。進入該鎮,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三河尖人引以為自豪的4、7公里長、32米寬的正和大道。在正和大道,一位從黃郢子村遷移過來的陳大爺告訴記者,過去,我們村就在淮河岸邊的灘涂地上,那時是“小雨小淹,大雨大淹”,其生產生活的艱難無法形容。1994年從灘涂地搬遷到建淮新村后,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看,如今我也蓋起了小洋樓,真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當該鎮黨委書記張健剛帶領記者來到“三河尖柳編藝術展廳”時,記者立刻被眼前正在建設的場景所震撼,一個小鎮,竟然要建設一座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柳編藝術展廳。談起這座展廳,張健剛告訴記者:“你們現在看到的‘三河尖柳編藝術展廳’,就是要從柳編的歷史淵源、藝術內涵著手,在做好柳編事業發展的同時,把柳編藝術提高到一個更新更高的水平。而這個平臺,就是一個展示柳編藝術內涵的窗口,來三河尖的客人,只要來到這個窗口,就可以了解到柳編的發展史,了解到柳編藝術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
近年來,該鎮通過土地流轉,促進了柳編基地的規模發展,高產柳條基地已達2500畝。同時,產業發展與土地流轉互動催生了合作組織的快速發展。如今,“固始縣三河尖柳編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吸引8家擁有出口自營權的企業加入,發展社員637戶,帶動農戶3576戶致富。目前,該合作社依托柳編企業為主體,逐步走出了一條“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全鎮有近10萬群眾從事柳編生產。去年,“三河尖工藝”牌柳編產品銷售6000萬套件,實現銷售收入6.76億元,出口創匯1.1億美元,其中自營出口1160萬美元。截至今年11月底,已實現銷售收入7.76億元,出口創匯1億美元,其中自營出口1300美元。今年7月,該鎮被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認定為河南工藝美術特色產業基地。
談及未來,該鎮黨委書記張健剛滿懷信心地說:“要把柳編事業做大做強,首先,要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拉動擴大國內市場,未來3年,將確保柳編產品銷售達到8000萬套件,產值8億元,出口創匯1.5億美元,增長率達16%。其次,是做好近3年柳編產業文化發展的項目申報,制作反映三河尖鎮優良投資環境和柳編產業發展前景、現狀的宣傳圖片和電視專題片,進一步加強產業網絡建設,提高產業的軟實力。同時,積極組織參加各級各類交易會、展銷會和招商引資活動,不斷提高產業、產品知名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三河尖柳編一定會走向世界!”(信陽日報 周海燕)【原標題:信陽市固始縣三河尖鎮:小柳編開拓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