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信陽 >> 信陽風情 >> 民間習俗 >> 瀏覽信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商城商業貿易民俗

2013/9/16 14:30:53 點擊數: 【字體:


    1、舊的市場交易的方式

    共和國成立前,當地坐商主要有商號和行棧兩類。清代,縣城和一些較大集市的商店有米店、鹽店、煙店、酒店、糖店、藥店、京貨店、廣貨店、雜貨店、土布店、綢緞店等,有的專事買賣,有的前店后坊,多面街臨市,本小利微,以外籍遷居的商賈居多。同治年間,于縣城大十街開辦的“陳信義”商號,經營紅、白、冰糖和胡椒、海帶等用品,并兼營煤油等“洋貨”。隨著經濟改革不斷深入,到2003年至今,城鄉商業網點密布,商品種類應有盡有。鄉村顧客來源大都是本地人前來購買。而城鎮則是經濟商貿中心,各種高檔及日用商品名目繁多,城城鄉鄉及南來北往的顧客到此購貨。賣主的身份大都是農民、下崗職工、市民、及原從事經營的商業職工干部等,改變了過去供銷、商業國有職工經營的單一模式。

    2、座商的種類繁多

    家電、商業、煙酒、日雜等。名稱有:煙酒門市部、米面銷售部、五金門市部、酒店及餐飲業、服裝等。農村座商一般座落在集鎮、村部、村小學附近。城市則座落在大街小巷及商品批發市場。各類商品貼有商標均可銷售,產品廣告宣傳或電視或報紙,有時經銷商出動宣傳車、宣傳員四處散發傳單、貼海報對產品進行廣告宣傳。

    3、行商的種類

    清代,往來商城進行貿易販運的行商,以徽州、湖北等外地商人為主,經營商品有棉、布、鹽、藥、茶、絲、豬、牛、羊、雜貨等。縣城設同籍或同行業的會館,有江南、湖北、江西、山陜之分。民國時期,淮北行商多以獨輪紅車結伙成隊載來食鹽、食油、仔豬、羊肉、犁棗、煙葉、陶瓷等商品應市。縣內也有專業行商,稱“老票”,或由行棧供養,到四鄉收購農副土特產品,或以代辦身份到漢口、蕪湖等城市為商號采購百貨,或自雇挑夫,肩擔本地產品外銷。此外,尚有串鄉買賣者,稱“貨郎”,大多分行幫,肩擔游鄉,銷售嫁衣、首飾、糖果、香皂及針線等小商品,手搖波浪鼓,串村吆喝叫賣。其經營方式或以貨賣錢,或以貨易物。小本經營,賴以養家糊口。至共和國成立前夕,全縣有貨郎200人左右,以縣南山區居多。共和國成立后,貨郎日漸減少。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行商又開始興生起來,他們用三輪車、摩托車、中巴車送貨到村到組到戶,口頭叫賣。以物易物,用稻、雞蛋直接換水果和其它物品。縣城超市和量販興起,人們對超市和量販的信任度較高,為大多數購物的首選地。

    4、集市的發展變化

    集市大都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除了交易外,還經常舉辦各種群眾文化活動,各種法律、科技、形勢等宣傳,更是當地群眾捕捉信息的地方。近些年,各種廟會普遍恢復,當地政府和商家看好廟會的商機,利用廟會搭臺、經濟唱戲。以廟會為載體,促進商貿的發展與交流。

    5、民間金融信貸方法

    民間有私貸私放的行為。共和國成立之前,商城縣高利貸活動猖獗,尤以農村為甚,人民深受其害。高利貸借貸通常以1年為限,也有半年、月期、天期、利率不一,形式亦多。

    驢打滾通常月息四至五分,到期不能付息者,利息加倍按八分或十分計算,而利又折本,利上加利,象滾雪球一樣利息越滾越多,民間稱為“驢打滾”。

    放青苗     放債人青黃不接時放款或實物給經濟拮據者,借債人以莊稼青苗作抵押,到收獲時借一還三,若糧食市價每擔1元,放青苗只付4角。

    印子錢     債主先扣下借債利息,亦稱“貼水”,如借10元,當即扣除利息3元,借債人實得7元,并在限期內按10元還本。

    天期利     亦稱“出門利”,即借債人不管半天1天、3天5天還債,均按1月計息。也有按晝夜計息的,即1天1夜按2天計息,民間稱之為“日夜忙”。

    借早熟     債主將早熟糧趁濕借出,借濕還干,利錢加三。

    勞役利     債主讓借債者認勞役代利,限定工日或包活計,至還清債為止。

    典押債     將房屋、土地或實物典押給放債主使用,限期贖回。否則,加倍付利或將所典押之物由債主占有。

    共和國成立后,民間仍有私貸私放行為發生,利息高出商業銀行的利率。一般為私辦企業利用高息向群眾攬存私貸,這些私貸企業一般講信譽,但存在一定風險。

    6、民間消費者組織

    縣成立消費者協會,新的商業信仰講信譽,講質量,講價真貨實,講簿利多銷,忌欺詐、偽劣。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