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突發事、新鮮事、難辦事、喜慶事,家長里短,社區人物……只要是你們關心的,就是我們關注的。社區是城市的細胞,社區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社區里每天都發生著很多故事。
即日起,本版將開設《居委會故事》欄目,記者走基層,進社區,走近居委會,深入千家萬戶,挖掘居委會工作背后的故事,傳遞人文關懷和社會正能量,如,鄰里間互幫互助的好人好事,家庭里愛心孝老、患難與共的真情故事,居委會化解的小矛盾,群眾生活中的難事、煩心事,社區里開展的文體活動等。無論是您身邊有感人或者精彩的故事,還是您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需要幫忙,歡迎與本欄記者聯系。
見習記者 韓 蕾
在我市皮革廠家屬院1號樓3單元101室住著一戶這樣的人家——曹書是這家的女主人,她的老公劉強常年在外打工,婆婆趙貴珠患有精神疾;老公的哥哥劉虹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已經癱瘓在床兩年了;曹書自己還有一個正在上高中的兒子,但曹書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擔負起了照顧婆婆和劉虹的重任。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浉河區五星辦事處河南路社區居委會時,正趕上居委會要去曹書家了解近段時間他們的生活狀況。于是,記者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位于皮革廠家屬院曹書的家,但是曹書不在家。該居委會主任張科告訴記者,曹書經常在外打零工補貼家用,因為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顧,所以她找了份每天上半天班的工作,現在應該正在上班。
曹書的家里除了睡覺用的床、吃飯用的桌子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外,沒有其他多余的東西,但是家里收拾得很干凈,她的婆婆雖然神智有些不清,但是衣服整潔,精神很好,看得出曹書平時對她的照顧很是細心。劉強的哥哥劉虹住在后院的一間房子里,房子雖然不大,但是收拾得井井有條。“我癱瘓在床這幾年全靠曹書的照顧,她不嫌臟,不怕累,每天端屎倒尿,經常給我翻身;還開導我,讓我樹立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劉虹告訴記者。
社區工作人員指著搭在院子上面的棚子對記者說:“為了便于婆婆和劉虹在家活動,曹書拿出了她丈夫在外打工掙的辛苦錢,搭了這個棚子。”社區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曹書是一個很堅強的人,有什么苦都自己承擔,從不向別人求助,社區在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后,給她家辦理了低保、醫療保險,還給她家發放了年終救助,居委會還給劉虹捐助了一輛輪椅,以便他能出門。
記者離開曹書家時,碰見了曹書的鄰居荊阿姨,荊阿姨對記者說:“剛開始我們都認為曹書一個人操持這樣的家堅持不了多久,但是過了這么長時間,我們都覺得曹書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媳婦、好弟媳,真是日久見真情呀。她邊打工邊操持家務,并且把這個家打理得很好,左鄰右舍看在眼里都特別感動,她是我們的榜樣,我們都以有她這樣的鄰居為榮。”
當日下午,記者又電話采訪了曹書,當問她為什么照顧這個家能這么久時,曹書說:“其實2007年我嫁入這個家時,就知道婆婆和劉虹的狀況了,但是我丈夫對我很好,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對我好,我就更應該好好照顧這個家,讓他沒有后顧之憂,安心在外打工。我也只是在做我應該做的事。”【原標題:曹書:患難見孝心 日久見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