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潮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書畫作品一般是以鏡框、立軸等形式出現的,而且它們大多被懸掛于居室空間的墻壁之上,只能遠觀,不能近玩。殊不知,中國書畫自古以來,不僅具有裝飾、遠觀的功能,而且還可以把玩、攜帶。近年來,手卷冊頁被稱作可把玩的書畫藝術品,正在收藏界成為一種收藏風尚。
手卷冊頁專場首現江城
3月31日下午2時,“尚文雅集湖北書畫名家冊頁手卷作品展拍活動”在武漢市雄楚大道出版文化城B座22層舉行,此次展拍匯聚了吳丈蜀、唐醉石、曹立庵、劉賾、劉一原、薛楚鳳、陳作丁、湯文選等著名的湖北省老、中、青三代藝術家,選出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手卷冊頁作品46件。
此次活動由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主辦,湖北長江嘉寶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嘉寶公司此次大規模、高規格的征集書畫冊頁、手卷作品進行展覽和競賣在武漢尚屬首次。正如主辦方所表示的,他們希望用“以文會友”的形式,讓人們在當下浮華焦躁的現實中隨古人的步伐去體驗那份灑脫與隨性。
曹立庵《青山不老畫冊》共計22開,以8.5萬元被現場藏家拍得,成為本場競賣會成交價最高的拍品;倪冰的《閑情雅趣圖集》共12開,以5萬元成交;青年畫家龔余輝《癸巳雅集》共12開,以1.2萬元成交;劉一原《山水》3開,以8000元被買家競得……加上此前的拍前預售成交額,本次展拍共成交約40萬元。
雖然此前本次展拍被主辦方寄予厚望,但當天展拍的成交結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拍品流拍。對此,嘉寶公司表示,手卷冊頁在本地市場還屬新鮮事物,本次展覽和競賣只是公司的一個新的嘗試,從前期展覽推廣情況來看,還是不錯的,得到了不少收藏家的關注,雖然拍賣不理想,但也起到了投石問路的作用。
對于此次展拍的成交情況,本地資深書畫玩家、經營者、“融緣舍”總經理謝波表示,手卷冊頁現在只是一小部分高端玩家、終極收藏者追逐的小眾收藏,手卷專場在本地不夠火熱實屬正常。分析原因,謝波指出是本地藏家在認識上的不足造成:一方面,大眾對手卷冊頁并不了解,還是偏愛那些可以展示于居室空間的書畫藝術品;另一方面,手卷冊頁由于存量少,創作難度高,因此其平均價位會高于畫家本人普通創作的市場單價,也從另一個方面限制了藏家的收藏意愿。謝波還指出,本次展拍中,不少拍品價格并不高,沒有被藏家拍下多少有些遺憾,但也說明,本地藝術品收藏市場和收藏家需要培養。
“掌上雅玩”日漸火熱
據了解,手卷是中國畫的最早形態,國畫裝裱中橫幅的一種體式,以能握在手中順序展開閱覽得名,冊頁則起源于唐代,是為解決長卷翻看不便和散頁保藏不便,受書籍裝幀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書畫裝裱形式,由一張張對折的硬紙板組成,可以左右或上下翻閱。自古以來,手卷冊頁就是文人雅士、皇宮貴族的“雅玩”。
手卷冊頁的典雅形式和審美效果的豐富性,遠比獨幅作品引人入勝,它將繪畫、書法、詩詞和題跋融為一爐、充滿著詩情畫意的獨特形制,歷來被文人所喜。
據了解,冊頁大體分為兩類。一類為折疊式,另一類是活頁式。折疊式冊頁上下表層裝有硬殼封面,與此相連的頁心為前后重復開合的相連疊體,其前后兩面皆可有畫;活頁式冊頁較為簡單,一般將單幅作品裱成單頁,并以盒裝。
據嘉寶公司介紹,手卷冊頁這種形式多為畫家傾情創作的精品,一般不輕易示人,其藝術形式是在裝裱好的絹或宣紙上創作,對創作者本人的藝術功底要求很高,要比一般畫家在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力上高出一籌。其在構圖時雖僅截出大自然的一角半邊,但匠心獨運后,卻能營造出使欣賞者有寬闊空靈之感,及豐富的想象空間,使畫面充滿豐盈的美感。真可謂一花一葉一世界。
收藏升值空間大
據了解,手卷冊頁近年來在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上頻頻現身,價格屢創新高,近年來,國內一些實力派畫家開始嘗試手卷、冊頁的創作,從而刮起一場收藏熱風。在北京榮寶2012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當代畫家周思聰的人物冊頁,以728萬元的高價拍出。
“無論從收藏價值、投資價值,還是藝術價值來看,手卷冊頁都是遠高于普通幅面書畫的。”謝波指出,手卷和冊頁創作難度很高,基本上是在被命題和被限制的狀態下作畫,指定規格和主題進行的系列創作,再加上在裝訂成頁的連續幅面上作畫,不容畫家出現任何失誤和懈怠,對藝術家的控制力和功力要求極高。所以,一般情況下,畫家所創作的頁冊作品量只占個人創作的極小一部分,所以名家手卷冊頁還是非常珍稀的藝術品。另一方面,手卷冊頁便于保存,易于攜帶,這一藝術品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升值空間。“隨著人們生活品位的不斷提高,大眾收藏藝術也將從墻上欣賞轉移到掌上把玩,這是一個趨勢。”謝波說。
收藏人士指出,冊頁的把玩與收藏對國內外的藝術收藏愛好者們而言已不算新鮮事物,但藏家得到藏品后多以私下欣賞為主,輕易不會拿出來拍賣。同一位畫家,手卷冊頁的價格一般要比其書畫高出一倍以上,隨著更多的藏家介入這一領域,當代畫家的手卷冊頁升值空間會更加廣闊。著名書畫家作品的“產量”有限,所以好的作品一般都不愿意出售,此次展覽拍賣的作品實在珍貴和難得。
謝波指出,收藏手卷冊頁歷來是高端層次的收藏,因此,更需要藏家了解書畫知識和藝術家創作情況,最好在收藏過藝術家普通尺幅作品后,再介入該藝術家手卷冊頁的收藏。
有關鑒定專家還表示,古代手卷、冊頁贗品較多,故建議收藏者或可多關注當代知名畫家的作品。相對而言,一是門檻低,二是真品居多。若是同一畫家,其普通裝裱書畫作品也會比其手卷、冊頁作品價格低些。【原標題:“把玩書畫”漸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