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如夢似幻的碧波,一個光影斑斕的舞臺,上演著龍子與龍女的愛情故事。精湛的傳統雜技,唯美的水上芭蕾,還有戲劇、魔術、體育,一臺國際化、中國味的雜技情景劇《水秀》,開創了雜技的新時代。
在河南省濮陽市,雜技已由街頭雜耍成長為一個有著無限潛力的朝陽產業。濮陽雜技不斷創新,走出了一條集教學、創作、表演于一體的產業化發展路子,使“雜技之鄉”這張文化名片享譽海內外。
全國雜技的“人才車間”
干活累了,農民用腦門頂起鋤頭玩頂桿;摘完玉米,拋起三個玉米棒子玩手技……在“雜技之鄉”濮陽市華龍區東北莊,此類場景時常可見。這里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上至九十九,下到剛會走,人人玩雜技,都會露一手。”
濮陽雜技歷史悠久,三國時期就有了雜技的雛形,元末明初興起,盛于清朝。東北莊與河北吳橋并稱“中國雜技南北兩故里”。
改革開放后,東北莊的雜技藝人開始走出家門,到國內外巡演。四川、重慶、山西等地的雜技團最初都是以東北莊的藝人為班底組建的。
“僅東北莊就為全國各地雜技團和部隊文工團輸送人才400多個,有56人當了團長,做總教練、導演的人就更多了,毫不夸張地說,在世界各地都能見到濮陽的雜技演員。”濮陽市文廣新局書記劉鄉英自豪地表示。
據了解,如今在美國、日本、意大利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看到濮陽雜技的演出。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演出時,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專門包場觀看,并宴請了全體演員。
濮陽雜技迎來發展的“春天”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濮陽雜技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雜技團隊的數量急劇增加。由2005年的9家發展到目前的50多家,從業人員近兩萬人,每年在***演出的團隊有幾十個,演員600多人,先后培育出趙華的華晨集團、付繼恩的豪藝集團等多個實力雄厚、集團化管理、規模化經營的現代雜技企業。數量增長的同時,雜技團管理水平也在提高,濮陽市雜技藝術中心、華晨集團相繼被河南省命名為“河南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據介紹,目前,該市已形成雜技教育、創作、演出、衍生品制作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年創匯超億元。濮陽雜技在獲取豐厚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有力地提升了濮陽和河南的形象。
用藝術精品闖世界
“這臺節目的大膽嘗試和創新在國內雜技界是一次突破,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很有啟迪意義。”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主席夏菊花對《水秀》的創意給予充分肯定。
圍繞雜技產業的發展,濮陽提出要打造雜技品牌,籌建一批高規格、高品位、大規模的雜技藝術精品,開拓國際市場。
精品節目的創作不僅局限于個別節目,近年來,一批印有“濮陽制造”標簽的雜技節目屢獲大獎,《獅林春光》、《女子大排椅》先后奪得金獅獎,《抖空竹》榮獲意大利政府獎和最佳表演獎,《飛天》榮獲德國國際馬戲節金獎……據不完全統計,濮陽雜技在省級以上乃至國際雜技藝術節等大賽中獲獎達300多項。
2009年,濮陽雜技被列入河南省文化發展改革試驗區的名單。濮陽要建設以雜技文化為主導,以地方文化為支撐,集雜技演藝、雜技培訓、雜技研發、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國際性雜技文化發展改革試驗區。(原標題:河南濮陽:雜技產業擦亮城市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