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筆者到桂林,專門觀看了以雜技為主題的大型旅游演藝晚會——《夢幻漓江》,并就此做了調研,感觸頗深。
《夢幻漓江》是由桂林夢幻漓江演藝傳播有限公司打造的一臺融雜技、舞蹈、演藝為一體,表現漓江萬種風情的主題晚會。年演出400 場,平均票價lOO元/張,近千個座位的演出場地日日觀眾爆滿。這樣一臺在全國極具影響力、社會效益良好、經濟效益頗豐的晚會,演出陣容中27名主力雜技演員全是我們濮陽的雜技演員。他們為打造《夢幻漓江》、繁榮桂林文化演藝市場作出了突出貢獻。然而,他們的演出卻收入甚微。調查發現,目前濮陽雜技演員在國內外演出收益狀況大多同此,即演出不少,可演員收益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濮陽雜技輸出的只是零散的“原材料”,而別人經過深加工產出的是整裝的“精成品”。濮陽雜技的資源優勢還沒能轉化為產業優勢,甚至在輸出“原材料”的過程中,雜技資源還在逐步消耗。因此,整合濮陽雜技資源,打造濮陽雜技品牌產品,應是我市壯大雜技事業、發展雜技產業的必由之路。
當前,組織打造屬于濮陽自己的雜技品牌產品正逢時日,有很強的可行性。一是時代呼喚。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正步入文化經濟時代,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精神文化消費在整個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日益增長。就我們目前掌握的資料看,以鄭州市2004年消費構成情況為例,城鎮居民人均娛樂文教服務支出965.83元,占消費性總支出的14.6%,比1995年和2000年分別提高了8個和3.6個百分點,可見精神文化消費已成為人們的消費時尚。市委、市政府適應時代要求,提出了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戰略決策。在時代呼喚文化品牌產品的過程中,打造自己的文化名牌產品正適應了這一時代要求。二是市場急需。打造濮陽雜技品牌產品,應瞄準市場,找準結合點,堅持文化旅游結合、休閑娛樂為主、市場模式運作、雙重效益并舉的原則,重點是瞄準大中城市旅游市場。當前,我國旅游大多還是單純的山水游、園林游、古跡游,中原旅游也有“白天看廟,晚上睡覺”之忌。近年來,文化娛樂休閑游正在急劇升溫,各大旅游市場急需文化品牌產品,雜技產業發展前景和空間極為廣闊。三是模式成熟。目前,國內各大旅游市場投放的文化品牌產品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如桂林的《夢幻漓江》、北京的《功夫傳奇》、上海的《時空之旅》、武漢的《英雄天地間》等,特別是濮陽雜技演員直接參與了《夢幻漓江》雜技主題晚會的打造,演員成熟,經驗豐富,對制作同樣性質的節目的程序熟悉。這些都為我們打造自己的雜技品牌產品積累了寶貴的節目策劃、包裝、制作、營銷、市場運作等方面的經驗,所以,我們完全有能力打造濮陽自己的品牌產品。四是基礎優勢明顯。濮陽雜技聞名中外,歷史悠久,群眾基礎廣泛,資源豐富,一向以功力深厚、技藝精湛著稱于世。我市雜技演員先后出訪世界五大洲40多個國家,在國內外省級以上大賽中獲獎200余項。這些都為打造濮陽雜技品牌產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五是產業效益可觀。文化產業是一個能耗低、污染輕而又高產出、具有高附加值的行業。打造一臺雜技品牌主題晚會前期投入約需五六百萬元,但收益良好。以中原旅游市場為例,每天鄭州及周邊旅游觀光游客流量近20萬,濮陽雜技品牌主題晚會投放該旅游市場,如果每天能吸納800人觀看,票價按每張80 元,每年演出300場,年演出收入就是1920萬元,除去各種成本消耗及稅收,效益依然可觀。由此可見,打造濮陽雜技品牌產品,對于壯大我市雜技事業、發展雜技產業、帶動文化產業水平的整體提高、促進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仇運凱)(原標題:濮陽雜技應打造自己的品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