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紀(jì)念閔子騫、公西華二位賢師,老百姓給他倆建了座廟。
在二賢師廟后邊有兩個大土崗,兩個大土崗中間有一個洞。聽說是閔子騫、公西華二位賢師藏魂的地方。二位賢師活著的時候常為百姓辦好事,死后還是常為老百姓解難。以前,廟附近的村里,不管是誰家有喜憂事,只要燒上一炷香,說出來用啥東西,用多少,第二天清早去拿吧,一點(diǎn)不差,正是你要的數(shù)。這里的碟子、碗有一樣好處,盛上菜以后不招蠅子,菜不酸不壞。后來有些人財(cái)迷,光隱瞞東西,不是偷碟子偷碗,就是偷桌椅板凳,慢慢的就不靈了。
清乾隆五十七年,湖廣趕考的秀才楊子常路過二賢師廟。他晚上住到廟里,做了個夢,見兩個人指著路催他快點(diǎn)走,他醒來后趕緊跪在閔子騫、公西華二賢人像前許下大愿:“只要這次二位賢師能幫助考取功名,我一定要重修廟宇。”果然他考了個進(jìn)士。按說進(jìn)士該放個州官,可他請求皇上恩準(zhǔn)到東邑縣當(dāng)了個縣官。到任后,他捐銀八十兩,重修了二賢師廟,還報(bào)請皇上恩準(zhǔn),二賢師廟周圍二十里的四十多個村減少皇稅,其他雜稅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