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鄭州 >> 歷史傳說 >> 民間故事 >> 瀏覽鄭州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天降甘露的故事

2013/9/26 16:03:49 點擊數(shù): 【字體:

   
    嵩山少林寺西邊有座甘露臺,這里有一個傳說: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都城由平城(今大同市)遷到洛陽,跟隨而來的有一批天竺國高僧,其中就有嵩山少林寺開山祖師佛陀扇多(《魏書•釋老志》稱跋陀)。

    跋陀喜歡清靜,一日他在大街上碰見中國沙彌慧光,經(jīng)奏明朝廷,二人來到嵩山大法王寺,他們發(fā)現(xiàn)殿堂頹圮,塵遮佛面,昔日的佛門勝地如今成了一座破落寺院。他們來到剛剛建立的嵩陽寺,問起和尚僧周:“和尚日誦何經(jīng)?”回答說:“天天42章(經(jīng))。”又問:“師承何人?”回答:“無師自悟!”跋陀經(jīng)過詳細考察后認為嵩山確實是一座靈山,眼前雖然少“云”  (經(jīng))缺“雨”(法),卻正是自己在此開辟道場,弘揚佛法的大好時機。

    跋陀回到魏朝新都洛陽,魏孝文帝問他在嵩山觀感如何。跋陀回答說:“山是靈山,就是久旱(漢)缺雨(法)。”魏孝文帝對跋陀的—語雙關(guān)并不以為然,隨口說道:“近來陰雨連綿,怎能說是久旱缺雨呢!”跋陀大師進一步說明:“自后漢水平年間,佛法傳入嵩(山)洛(陽),至今已有400余年,經(jīng)還是42章經(jīng),又缺乏高僧傳授啊!”這時候,魏孝文帝理解跋跎說的嵩山佛教仍停留在四百多年前的后漢水平,便說:“那就請大師你到嵩山耕云(經(jīng))播雨(法)吧。”跋陀說:“圣上讓我到嵩山弘揚佛法,正合我的心愿,但是那里更需要天降甘露!”魏孝文帝說:“天高難求。”聰明的沙彌慧光急忙進言:“天子代天。”魏孝文帝心里明白這師徒二人是要求朝廷的支持,于是傳下圣旨,在少室山陰的叢林中為跋陀建造了新的道場,這就是現(xiàn)在的少林寺。太和十九年(495年),少林寺建成,魏孝文帝就命跋陀為寺主,并由他會同天竺國另兩位高僧,也就是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在少林寺翻經(jīng)臺上一邊譯經(jīng)一邊傳法。太和二十年(496年)四月初八,佛祖釋迦牟尼圣誕之日,跋陀、勒那、流支三位大師在翻經(jīng)臺上開大法會,臨場聽法的人多達數(shù)千。正當三位大師在臺上說法的時候,五乳峰上涌起五朵蓮花彩云,剎時間下起了清風細雨,在場的人地都受到甘露滋潤,歡聲齊唱:”天降甘露!”
   
    這就是跋陀譯經(jīng),天降甘露的故事。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shù)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