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紹在河南省中牟縣的官渡進行決戰,史稱“官渡之戰”。
屯兵在黃河南岸的曹操手下有大量的兵馬,兵馬越多,吃的喝的就越多,老百姓的負擔就越重。
曹操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他一方面想安撫人心,一方面又要籌足軍隊的糧餉,這事讓曹操大費腦筋。
有一天,曹操帶領手下人在中牟縣城外考察民情,途中,曹操見到一位老農正在地里收割一種菜。
不知為什么,曹操忽然對老農收割的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走上前去,躬身問道:“老人家,您收割的這是什么菜呀?”
老農回答道:“這是蘿卜疙瘩,也叫芥菜,你別看這小小的芥菜,它可是我們小戶人家的當家菜哩!”
曹操好奇,又問道:“當家菜?老人家,這種菜都有哪些好處呢?”
老農笑了笑,說道:“芥菜渾身都是寶,渾身都有用,芥菜的葉子和根莖都能吃,要是一時吃不完,還可以做成腌菜,存放起來,青黃不接的時候,把它拿出來吃,它就成了寶貴的當家菜了。”
曹操越聽越感興趣,順手從地里拔起了一棵芥菜,一看菜葉有半尺長,塊根也有半斤來重。曹操心中一動,他由芥菜想起了自己兵馬的吃喝,他誠懇地向老農詢問了一畝芥菜的產量有多少,老農告訴曹操,芥菜的畝產量很高。曹操又向老農請教了芥菜的種植方法,老農耐心地給曹操講了起來。
曹操聽完,向老農道了謝,和手下人繼續向前走。
曹操一邊走,一邊在心中想:如果下令要士兵在這里開荒種地,廣種芥菜,既可以補充軍糧,又能夠給軍馬做飼料,這樣的做法一舉兩得,既經濟又實惠,真是太好了!
回到駐地之后,曹操立刻召集三軍將領開會,他在會上提出了減輕賦稅、屯田開荒、節儉治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主張,并立刻著手實施。
按照曹操的主張,士兵們開荒種地,廣種芥菜,當年就獲得了大豐收,軍隊吃不完,還送給附近的老百姓。這樣一來,不僅軍隊的軍糧得到了保障,老百姓的心也安定了下來。
后來,人們把曹操發現和推廣的這種芥菜,稱為“曹公菜”。作者:王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