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白寨鎮劉堂村的劉堂廟革命舊址,多年前已入列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卻風化破損嚴重
聲音
早就想出資修,有關部門不讓個人擅自修建村民
修繕報告已通過,待財政資金到位立即修文物部門
記者郭致遠
本報訊位于新密市白寨鎮劉堂村的劉堂廟革命舊址,是當年中共在密縣設立的第一個黨小組處所,它被列入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而現在,這些建筑破敗不堪,隨時可能倒塌。昨天,新密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相關人士稱,他們已向上級主管部門打過報告,等待財政部門撥付維修資金。
[現場]整個院落,幾乎所有的窗戶都丟失
劉堂廟革命舊址,坐落在新密市白寨鎮劉堂村。昨天上午10點多鐘,記者在現場看到,舊址門口豎立著一塊石碑,正面寫道,其為劉堂廟革命舊址,系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走進院內,只見三間東西向的房子,顯得十分破敗,其中一間完全坍塌,一間部分坍塌,里面泥塑的神像斷頭掉臂。讓人揪心的是,在一間房子的房頂與墻壁間,生長一棵碗口粗細椿樹,其根部把房頂頂掉,墻壁亦向外鼓出大包,極有可能隨時倒下。與其毗鄰的另一間房子,屋子的檐處也長出一棵椿樹,掀掉大片磚瓦。整個院落,幾乎所有的窗戶都丟失,房頂的瓦片多處殘缺。
“恁破的房子,還是文物保護單位呢,看著都讓人心疼。”一位村民介紹稱,這處革命舊址,原來是村里的神廟,聽老輩人講修建幾百年了。上世紀初,密縣共產黨成立,其辦公場所就設置在廟里,作為當地革命圣火的發祥地,每年的建黨節、勞動節等節日,都會有很多人到這兒參觀。“說實話,家門口守著這個革命舊址,感覺臉上很有榮光。”村民劉女士說。
多位村民表示,愿意掏錢修繕的村民,有很多。不過這個想法,早就被上級有關部門否決了,因其是個文物,個人不許擅自修建。該村一名村干部受訪時說,正因為它是個文物保護場所,“多年來,村里都想進行修繕,但是未經允許,一直沒人敢動”。
[進展]修繕舊址已納入計劃
昨天上午,新密市文物管理所姓王的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初,他們已經向鄭州市文物局打過報告,針對劉堂廟革命舊址的損壞情況,提出了修繕方案。目前,鄭州市文物局已經批復通過了該報告,按照工作流程,正等待財政部門撥付維修資金。只要修繕款到賬,他們立即著手進行修復,“我們也很著急,希望趕在今夏汛期前,能把它修繕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