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商城遺址位于鄭州市中心,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王朝都城遺址。它既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基點,又是晚商殷墟文明的源頭,更是鄭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達3600年城市文明的重要見證。為保護好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近年來鄭州市將文物保護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多措并舉,強力推進商城遺址保護工程。使文物本體得到有效保護,遺址周邊環境大為改觀,文物保護綜合效益進一步凸顯,成為河南文物保護惠及民生的新亮點。
一是深入調研,科學規劃。面對遺址本體保護和周邊民生改善難題,鄭州市積極探索,多次組織專題調研、多方征求專家意見,委托清華大學編制《鄭州商代都城遺址總體保護規劃》,歷經四年,多次論證,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復通過。委托中國遺產院編制《鄭州商代都城城墻墻體保護方案》,有效解決了城墻這一大型土遺址的保護難題。為實現商城遺址的大范圍保護,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立項,委托清華大學編制《鄭州商代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規劃》,并由此提出以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為契機,帶動周邊40平方公里棚戶區、都市村莊、倉儲工廠區的地塊改造,建設新商都圈的大遺址保護新思路。
二是高度重視,強力推進。由市政府組織成立“鄭州市商城遺址保護及環境整治指揮部”,以南城垣遺址保護與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強力推動鄭州商城遺址保護工程建設。投入資金4億多元,推動遺址周邊拆遷工程,拆除占壓城垣遺址本體和保護范圍的建筑5.5萬平方米;回購已經拍賣的老省博物館商住用地,建設集商代城墻保護展示與群眾休閑娛樂的人民廣場。
三是分步實施,科學推進。結合實際,制定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通過“保護一城(7公里商城內城墻)、建設一帶(環城綠化帶)、建設五個展示片區(黃委會宮殿展示區、遺址博物院片區、城隍廟片區、書院街片區、夕陽樓片區)、建設八個展示節點(人民廣場地下城墻展示節點、紫荊山公園城墻斷面展示節點、商都藝術館商城發現地展示節點、城北路城墻斷面展示節點、東大街商城復原展示節點、紫荊山路城墻歷史年輪展示節點、西南城墻遺址展示節點、商鼎公園城墻遺址展示節點)”,穩步推進工程實施。目前,保護工作初見成效,城北路城墻斷面展示節點保護方案已經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復,商都博物院建設工程正在推進;八個展示節點完成過半,人民廣場地下城墻展示節點、東大街商城復原展示節點、紫荊山路城墻歷史年輪展示節點、西南城墻遺址展示節點,鄭州商代遺址公園等展示點面向社會開放,成為展示鄭州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