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縣泥塑藝術是以膠泥為原料,手工捏制人或動物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顏色以黑、赭石、白等為底色,藍、綠、白、黃、紅為花紋圖案顏色,顏色不經調和,是用原色直接繪畫,很具有民俗鄉村韻味。”浚縣泥塑主要集中在楊玘屯,據史料記載,在隋末農民起義軍與隋軍的戰爭中,雙方為爭奪黎陽倉,有一員叫楊玘的大將在此屯兵,故后人將此村命名為楊玘屯村。浚縣楊玘屯村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呢沽沽”的集中產地,素有“泥玩具之鄉”、“泥塑第一村”之稱,被民俗學專家稱為研究歷史的活化石,是典型的地域文化。其特點繼承并發展了古代雕塑的傳統工藝,顯得古樸、活潑、夸張而又豪放,這是它們的共性。
...
本期概述
本期專題主要介紹浚縣泥塑的發展歷史和它的三大流派,主要是以以王藍田為代表的泥咕咕派;以“泥猴張”張希和為代表的泥猴派;以宋學海、宋慶春為代表的泥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