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高陵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魏武帝曹操之陵墓,距今約1800年,被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獲評“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并入圍國家《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
保護利用安陽高陵,對深入研究漢魏歷史文化、發展地方文化旅游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幾年,各級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就安陽高陵遺址的考古發掘、本體保護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總體感覺進展緩慢,保護成效不明顯,與社會期望值相差甚遠。
問題
思想認識不高保護形勢嚴峻
一是思想認識不高。政府和有關方面對安陽高陵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巨大社會影響力及對河南文化旅游業發展的帶動作用認識不到位,做好保護利用工作的信心不足,緊迫感不強,視野不開闊,方法措施不多。
二是考古發掘遲緩。對安陽高陵的陵墓、陵園、寢園的建筑性質、規模結構、分布范圍不清楚,周邊環境調查不系統,一些重要學術問題未解決。
三是保護形勢嚴峻。項目規劃設計周期長,運營機制和管理體系不完善,保護方法欠科學,部分地下遺跡受損。
四是展示利用簡陋。對安陽高陵的研究不深入不全面,展示手段單一落后,科技含量低,開發方案實施緩慢。
五是資金嚴重短缺。據估算,完成安陽高陵考古發掘、本體保護、環境整治、遺址公園建設等約需6億元,目前僅投入2.6億元,缺口較大,靠各級政府財力難以保障相關工作的正常進行。
建議
打造“三國歷史游”精品線路
一、建議省政府借鑒江西省“海昏侯墓”保護利用的經驗,把保護利用安陽高陵納入重大文化工程項目,寫進2017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
二、抓緊做好遺址的考古發掘和勘探,及出土文物的修復、整理和研究工作,形成清晰完整的安陽高陵考古學認識。
三、建立高規格的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保護利用工作。
四、打造以安陽高陵為首的三國文化品牌。統籌安陽、洛陽、許昌、南陽的“三國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中原三國歷史文化游”精品線路。
五、多渠道籌措安陽高陵保護利用資金。建議省政府和安陽市政府從推動重大文化工程建設出發,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高陵遺址的保護利用。
河南省文化廳答復
修編保護規劃加強遺址保護
安陽高陵先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被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十三五”專項規劃。
2011年經安陽市人民政府、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成立了事業編制15名的副處級管理機構“曹操高陵管理委員會”,加強了安陽高陵管理。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吸納省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意見和建議,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修編保護規劃,加強遺址保護。二是加快考古工作,推進遺址內涵研究;三是做好展示利用,提升展示深度。
安陽市政協
高陵保護建設將取得新進展
9月25日,安陽市政協十二屆二十次常委會議以“安陽曹操高陵建設利用”為主題進行了專題議政。會后,安陽市政協完善形成了《加強安陽曹操高陵建設利用,打造曹魏(三國)文化旅游產業的調研與對策》并報送市委、市政府。
報告指出:安陽曹操高陵建設利用“應堅持整體規劃、一體化配套建設、產業化發展,打造以曹魏文化為主的‘一園、一館、一陵、一村、一河’,建成曹魏(三國)歷史文化游勝地、旅游熱地和文化旅游產業高地。”
9月26日,安陽高陵本體保護與展示工程項目舉行了開工奠基儀式,預示著安陽高陵保護、建設和利用工作將取得新進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