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河南工藝 >> 收藏與交流 >> 瀏覽文章

青銅器的保養(yǎng)與修復(2)

2013/9/27 17:47:09 點擊數(shù): 【字體:


    2、倍半碳酸鈉法:倍半碳酸鈉亦稱堿浴浸泡法,所用化學劑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配制成碳酸氫三鈉溶液,將含氯化物的青銅器浸入1%或5%的倍半碳酸鈉(Na2C03•NaHC03•2H20)溶液中浸泡,浸泡時最好加熱,使液溫白天保持在40℃左右。晚上自行冷卻。溶液中,至該浸液中無氯離子出現(xiàn)為止。然后再將器物用蒸餾水浸泡沖洗,將銹蝕的青銅器放入溶液開始每周換一次,幾周后可半個月或更長一點時間換,浸泡至少要三個月,直至氯離子濃度達4PPm以下為止,這是一種沿用很久的方法,缺點是極其費時。 這種方法,通過浸泡腐蝕產(chǎn)物與倍半碳酸納發(fā)生作用,而使氯離子進入溶液中,對保存綠色的銅銹有利,當需要保留銘文、花紋和古斑時,用本法比較合適,所以直至目前還被廣泛采用。但是從除去氯離子的效率來看,它不是特別好,這是因為青銅器表面腐蝕層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是一個由擴散控制的動力學過程。只有多次更換浸泡液,才能使氯離子繼續(xù)擴散出來。為了提高除銹的效果,需要延長浸泡的時間。如果倍半碳酸鈉的濃度采用5%。不但釋放出的氯離子多,而且速度也快,但是對銅的消耗也相應增加,故不宜采用過濃的倍半碳酸鈉溶液。

    3、苯并三氮***(BTA)法:BTA法系國內(nèi)外用來保護銅及銅合金常用的很有效的青銅緩蝕劑,用于古青銅器的保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苯駢三氮***是白色到奶油色的粉末結晶,能溶于乙醇、苯等有機溶劑中,關于BTA抑制銅腐蝕的機理主要有兩種,即吸附理論和成膜理論。吸附理論認為,BTA吸附于銅器表面后,改變了金屬與溶液的界面結構,并使陽極反應的活化能顯著升高,從而降低了銅本身的反應能力。而成膜理論認為,BTA對銅的保護與Cu20膜的存在有關,能形成Cu(I)—BTA配合物保護膜,也能在Cu0表面上形成Cu(I)—BTA配合物保護膜,這種膜覆蓋性能良好;緊貼在金屬的外部,把金屬表面與腐蝕介質隔開,形或不溶于水及部分有機溶劑的透明覆蓋膜,生成膜比較牢固,使金屬的溶解或離子化程度大大降低,起到了保護金屬的作用。 具體的保護方法是先配制5%的BTA乙醇溶液置于可抽真空的容器內(nèi),放入待處理的青銅器文物,由真空泵抽至溶液呈沸騰狀停止,將整個容器于恒溫糟中恒溫至60℃,恒溫期間控制真空度為400毫米汞柱即可,—般需要8小時以上,結束后取出器物用乙醇洗去表面殘留的BTA結晶。而BTA在60℃下作減壓滲透處理,使緩蝕劑能充分地滲入器物的銹層內(nèi),而且成膜最好。如果沒有減壓設備,或者文物體積較大時,也可用小濃度的BTA溶液,用毛刷蘸取BTA溶液直接在器物上多涂幾次。對處理后的青銅器也可用苯駢三氮***乙醇溶液浸泡過的紙張包裹,使器物處了苯駢三氮***的蒸汽中。 為了防止苯駢三氮***揮發(fā)過度,使青銅器文物長期而完整地保存下來,在除去器物上粉狀銹后,在其表面上涂一層無色、透明,抗化學腐蝕性能好,附著力強,老化期長,且能保持文物原貌的涂料進行封護,以加固緩蝕劑與青銅表面所形成的膜,使其膜更加堅固,防腐作用更加持久。可涂刷3%的乙基纖維素乙醇溶液或3%聚乙烯醇縮丁醛乙醇溶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溶液、三甲樹脂甲苯溶液、有機硅樹脂等。 近年來國外對BTA系列緩蝕劑的研究仍很活躍,并推出了一些新的衍生物,如甲基苯并三陛(TTA),萘并三***、2.5—二巰基噻二***、2—(5—戊基胺)—苯并味***、2—巰基苯并味***、氯苯并三***、2—氨基嘧啶等,這些物質在抑制銅的腐蝕方面均優(yōu)于BTA。另外還提出了一些提高緩蝕性能的新的使用方法,即以BTA為主體,加入一些其它藥劑組成復合緩蝕劑。實驗證明,使用復合緩蝕劑往往比單獨使用其中任何一種緩蝕劑具有更為優(yōu)良的緩蝕效果,其緩蝕率比簡單的加和值要大得多,這種相互發(fā)揮各成分作用的效應,稱為緩蝕劑的協(xié)同效應,協(xié)同效應是研究緩蝕劑從延緩腐蝕提高到阻止腐蝕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BTA與芐胺混合,不僅加快了成膜速度,而且也提高了緩蝕能力。BTA與鉬酸鹽混合使用,其緩蝕效果加倍。

    4、過氧化氫法:用過氧化氫作為氧化劑將氯離子氧化除去,所用的濃度,視銹蝕情況而定,剩余的過氧化氫稍為加熱即可全部分解,對器物不會產(chǎn)生任何影響。本法與倍半碳酸鈉浸泡法比較:處理的時間短,除去氯離子比較徹底。與局部電蝕法、氧化銀封閉法比較,過氧化氫法對面積大小不同的粉狀銹,對深淺不同的粉狀銹都可清除,使用面寬而且處理比較簡便。

    5、乙睛法:用50%、5%乙腈、5%乙醇加水至10O%。這種溶液中的乙腈與亞銅離子形成穩(wěn)定的堿式氯化銅,這種溶液效果較差,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起作用。本法的不足之處在于浸泡時間長了會導致綠色銅銹變黑,而且因乙睛蒸氣有中等程度的毒性,浸泡時需要良好的通風環(huán)境或密封措施。

    6、氧化銀保護法:此法適用于斑點狀“粉狀銹”局部腐蝕的器物。它是利用氧化銀與氯化亞銅接觸后,在空氣中水蒸氣的作用下,形成角銀膜的辦法,封閉氯化亞銅的暴露面,以達到控制青銅器腐蝕的目的。首先用機械方法將產(chǎn)生“粉狀銹”的根源一灰白色臘狀物的氯化亞銅剔除,直到看見新鮮銅質為止,用丙酮將腐蝕區(qū)擦干凈,然后用乙醇將氧化銀調成糊狀填充剔除部分,使未剔凈的氯化亞銅與氧化銀接觸進行反應,形成角銀膜而阻止氯離子的作用,使銅器趨于穩(wěn)定。但此法經(jīng)填充后的凹坑表面形成棕褐色斑點,還要作隨色處理。

    7、去離子水法:對于一般青銅器的清洗可采用40℃一60℃的去離子水或蒸餾水反復多次漂洗腐蝕的青銅器,可以洗去氯離子而不會改變青銅器的綠銹,但此法對除去氯離子的能力有限效果不佳,只可作為完好青銅器的清洗。

    8、檸檬酸和硫脲混合溶液法:5%檸檬酸、1%硫脲的水溶液(PH=O.95)清除局部有害銹,然后用l%NaHco3水溶液中和殘留試劑,在此溶液中硫脲作為金屬緩蝕劑,同時又能與亞銅離子形成多環(huán)配合物,檸檬酸則與二價銅離子形成穩(wěn)定的配合物,這樣可使氯化亞銅與堿式氯化銅分別溶解,達到去除粉狀銹的目的。但與一價銅的配合能力較差,而硫脲對一價銅的配合能力較強,因此硫脲常作為添加劑與檸檬酸混合使用效果好。這是由于在腐蝕產(chǎn)物中,堿式氯化銅的銹比起氧化亞銅的銹要疏松得多,要使氯離子順利地通過腐蝕層向外擴散,關鍵在硫脲的加入起到調節(jié)檸檬酸對氧化亞銅的配合能力的作用,形成一價銅與硫脲的配合物而使部分氧化亞銅層溶解。同時硫脲也可與氯化亞銅配合,使氯離子釋放出來,達到除銹的目的。本法對大件青銅文物,特別是需要揭示表面銘文和花紋圖案時,可顯出很好的效果。

    9、堿性連二亞硫酸鈉法:將器物用5%連二亞硫酸鈉水溶液浸泡24小時,由于在二亞硫酸鈉的強還原性,可將二價銅,亞銅分別還原為銅,連二亞硫酸鈉根本身氧化為硫酸根。在運用堿性連二亞硫酸鈉溶液去除硫酸根。在運用堿性連二硫酸鈉溶液去除氯化物時,應注意控制溶液的PH值于13以下。因為青銅中含有一定量的錫,金屬錫的強堿介質中可生成。Sn(OH)-2。配離子進入溶液,從而使金屬基體中的錫則不受影響。運用連二亞硫酸鈉去除氯化物能獲得十分理想的效果。用此法處理后,還要在蒸餾水中清洗48小時,以除去殘留的腐蝕性溶液。此法的缺點是連二亞硫酸鈉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惡臭氣味,處理必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同時還帶來環(huán)境污染問題。周口文物考古管理所  趙婭【原標題:青銅器的保養(yǎng)與修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周口文化網(wǎng) 2010-1-2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