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妝瓶”上的繪畫記載和反映了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反映當時社會倫理道德的“虞舜孝感動天圖”、“孟母擇鄰圖”和“五倫圖”(如圖⑤,清代光緒粉彩“五倫圖”300件“嫁妝瓶”,用鳳凰、仙鶴、鴛鴦、
■鴿、黃鶯五種花鳥代表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關系,寓意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記載歷史場景的有景德鎮“御窯場圖”(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漁樵耕讀圖”和民國“時裝仕女圖”等;表現神話傳說的有“八仙過海”、“麒麟送子”、“吹簫引鳳” 等;再現歷史故事的更是不勝枚舉,《西廂記》、《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紅樓夢》中很多故事被搬上“嫁妝瓶”,這些畫面就像一座座巨大的傳統文化寶庫,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一個“嫁妝瓶”往往是造型藝術、繪畫藝術、書法藝術的綜合體現,頗具學習、欣賞、研究價值,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收藏愛好者熱衷收藏,致使其價格也在不斷攀升。目前,市場上一個造型完美的清晚期粉彩盤口300件“嫁妝瓶”(如圖⑦)售價在5萬元左右,一個較精美的民國粉彩撇口300件“嫁妝瓶”售價1.2萬元至1.5萬元。因為明清以來流傳至今的大器型瓶較少,加上收藏愛好者對大器型藏品格外鐘愛,所以300件“嫁妝瓶”還有較大升值空間。 □ 陳樹威【原標題:“嫁妝瓶”——收藏裝飾兩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