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河南工藝 >> 收藏與交流 >> 瀏覽文章

昔日考卷成珍藏

2013/9/9 14:16:29 點擊數: 【字體:

昔日考卷成珍藏
古代科考圖
昔日考卷成珍藏
科舉考卷

    算起來,從隋代開始考試在中國的歷史已經有1300多年了。美國學者克拉克曾經評價:“以科舉考試為核心的中國文官行政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對世界最重要的貢獻之一。”不少外國學者干脆把考試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的確,在中國,考試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有決定考生前途的高考,此外還有中考、自考、招考、會考、公務員考試等。“考試”、“考卷”成了最熱門的話題。
  
    考卷作為1000多年考試歷史的重要承載物,越來越顯示出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2003年在中國書店海王村大眾收藏拍賣會上,民國大總統徐世昌當年參加科舉考試的一冊試卷曾經以8800元被上海一家博物館拍走。此外,著名的考卷還有現存青州博物館的明朝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的狀元趙秉忠殿試的試卷,是一冊著名的狀元卷。此卷長3.3米、寬38厘米,共2460個字,字寫得端正漂亮,樸實渾厚,既是策文又可看作書法作品。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制度最早正式確立于隋代。此前的漢代已有考試取士之法,但系臨時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朝統一全國后,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于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來選取進士。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種。明代又正式將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19世紀80年代后,隨著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發展,科舉制度發生改變。1888年,清政府準設算學科取士。1898年,加設經濟特科。直到清末1906年各府州縣改設學堂。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科舉取士與學校教育實現了徹底分離。據統計,從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31年(公元1905)正式廢除科舉止,共開科742次,取進士106689名,其中狀元611名。

  一般科舉考卷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封面,科舉考卷封面多蓋有考院印章、貢生印章和受卷官印章。第二部分是考生的個人情況,這部分內容大體包括身體健康狀況、家庭審查情況等,除此之外考官要把審查的結論寫在卷首上。第三部分就是應試的題目、文章。考試命題都是出自“經史”之文,如取《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中的一句或數句,讓考生發揮演繹。王洋【原標題:昔日考卷成珍藏】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2007年6月15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