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商朝著名忠臣比干子孫曾為避禍改姓孫

2014/6/10 11:29:43 點擊數: 【字體:

  孫姓與商末的比干有什么淵源?荀子的后代為什么要改姓為孫?

  比干子孫為何改姓孫?

  和趙、錢相比,孫姓的來源就更加復雜了。

  第一,出自子姓。誰呢?商朝著名的忠臣比干。大家都知道,比干是被商紂王子害死的。比干是紂王的叔叔,也姓子。他死了以后,他的子孫為了避禍,不姓子了,改姓孫,即在“子”的右邊加了個“小”。

  第二,出自姬姓。這也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這支與上面那支是沒有血緣關系的。

  第三,出自媯姓。這又是非常古老的姓,是誰的后人呢?舜帝。這是孫姓非常重要的一支,被齊景公封在樂安,也就是今天山東博興縣那一帶。后來,由于齊國內亂,這一支逃到了吳國,住在富春。這一支里出了誰呢?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泰斗孫武。

  第四,還有一支,出自羋姓,非常怪的一個字,現在不大有人會寫了,這是春秋時期楚國貴族的姓氏。春秋時楚國的大官孫叔敖,本姓羋,名敖,字孫叔,因為先秦人習慣將字放在名之前,所以楚國人就通稱其為“孫叔敖”。孫叔敖開發水利,得到了楚人的擁護。他死了以后,子孫以之為榮,其中一部分便以“孫叔”為姓,還有一部分就以“孫”為姓。

  還有第五個來源,中國著名思想家荀子之后。荀子,名況,字卿,諸子百家之一。西漢時,因為宣帝名字叫劉詢,要避諱,同音的荀字也在其內,宣帝便下詔書,命令荀姓改為孫姓。后來,有些人又改回荀姓去了,有些人沒有改回去,就成了孫姓的一支。

  第六,改自復姓夏侯。漢朝開國功臣夏侯嬰的后代中就有人改成了孫姓。

  春秋時,孫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濮陽和山東博興這兩個大本營。到了春秋末年便開始移動,河南的孫姓往山西走。戰國時,山東博興出自媯姓的一支孫姓,有了很大發展,成為了孫姓的主干,秦漢以后,這一支逐漸遷徙到了山西、浙江、湖北境內。三國時,孫吳割據江東,孫姓迅猛發展,名門大族輩出。唐朝末年,黃巢起義爆發,河南陳留的孫姓中出了一個叫孫俐的將軍,率兵在閩、粵、江右一帶作戰,后受封東平侯,他最后定居在今天江西寧都一帶。他的后人后來又遷到了福建、廣東。清康熙年間,其中的一支便遷到了廣東香山翠亨村,這就是孫中山先生這一支的來歷。孫中山先生雖然出生在廣東香山翠亨村,但是他的祖先代代可考,可以一直上溯到河南陳留,這很清楚。由此可見,中國姓氏文化的流動與發展,是很豐富和迷人的。

  總之,孫姓的播遷脈絡是非常清晰的。唐宋以后,孫姓遍布大江南北,其中也不乏兄弟民族,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今天,孫姓人口在全中國姓氏當中排行第12,有1800萬人。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內蒙古日報(2014-06-1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