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科舉考試成就“三堯”望族 陳氏父子四人三個宰相

2014/7/18 16:25:18 點擊數(shù): 【字體:

科舉考試成就“三堯”望族 陳氏父子四人三個宰相

毗陵漕上的陳氏宗譜

  古代說某個家族地位顯赫,最厲害的表述莫過于稱該家族是“幾世幾公”了。譬如三國時的大軍閥袁紹,祖上就是“四世三公”。

  其實,隋朝以前,這樣“榮者益榮”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兩晉南北朝時期,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門閥”。

  而今天要說的“陳氏父子三宰相”,出現(xiàn)在科舉制十分成熟的北宋時期。他們生活過的地方,至今仍被稱為“宰相陳村”。

  河南商報記者程國昌段睿超 文/圖

  教子有方

  科舉考試,成就“三堯”望族

  陳朝滅亡之后,其后裔遷至全國各地。隋、唐、五代以來,陳姓的文官武將輩出,但最為顯貴的,無疑是北宋時期的“三堯”。

  三堯,指的是北宋真宗時期的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三兄弟。他們同朝顯貴,兩人官至宰相,成為帝王股肱;一人當(dāng)了節(jié)度使,鎮(zhèn)守一方。

  他們的父親陳省華,也曾官至宰相。父子四人位極人臣,在此前的中國歷史上很少出現(xiàn)。司馬光在《陳氏四令公祠堂記》中曾寫道:天下皆以陳公教子為法,以陳氏世家為榮。

  這樣的好名聲,持續(xù)到了元朝。著名雜劇作家關(guān)漢卿曾將這一段故事撰成劇本《狀元堂陳母教子》,贊揚“三堯”的母親陳馮氏教子有方。

  陳省華父子四人曾生活過的村子,在今河南新鄭市郭店鎮(zhèn),村子現(xiàn)在的名字仍為“宰相陳村”。

  村子周邊,至今仍流傳著一首民謠:宰相陳,人地靈;石生像,列隊迎;陳公碑,傲蒼穹;崇孝寺,皇上封。

  一門將相

  父子同貴,一門三宰相

  河南省陳氏文化研究會會長陳瑞松介紹,在“陳姓三堯”這一支的家族歷史上,“三堯”的父親陳省華有開基之功,“他和夫人馮氏培育的三個兒子同朝顯貴,將這個家族推向了鼎盛時期。”

  “三堯”中,老大陳堯叟在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參加科舉考試,位列殿試榜首;老二陳堯佐在哥哥陳堯叟高中之前便已進(jìn)士及第;老三陳堯咨是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的科考狀元。

  真宗、仁宗時,陳省華因為三個兒子的緣故,加上自己在做官時表現(xiàn)出來的才干,官居開封府尹。而在這段時間,其長子位居樞相,次子榮升宰相,小兒子也晉升為節(jié)度使。此時的陳家“兄弟狀元,一門將相,富貴爆天下”。

  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陳省華病逝,享年68歲。朝廷追賜其為太子少師,追封其為秦國公(相當(dāng)于一品宰相級別),而陳氏家譜上所說的“父子三宰相”也是從陳省華被追贈的榮銜而言的。

  雖然父子四人都身居高位,但其在歷史上留下的政聲政績卻截然不同:陳省華及其長子、次子都留下了很好的名聲,最小的兒子卻剛愎自用,結(jié)黨營私,在嚴(yán)重阻礙了自己仕途的同時,也敗壞了家族的名聲。

  宰相陳村

  全村百余戶,均為宰相后人

  如今的宰相陳村是個自然村,村里有100多戶人家,皆為陳省華后裔。

  村旁路邊,一個寫著“宰相陳村”字樣的石碑立在那里,仿佛在訴說著這個村子的傳奇。

  村民介紹,從祖上傳下來的說法是,村里人都是陳宰相的后人:當(dāng)年陳省華父子四人去世后,都葬到了現(xiàn)在村子的邊上,后代為了給祖先守墓,就近靠著先人的墓地定居了下來。

  后來金兵南下,北宋滅亡。部分后人隨著逃亡的人流分遷河北,一部分人南下,但也有一部分人堅持留下,繼續(xù)為先人守墓。而現(xiàn)在村里的人,是當(dāng)初留下來那一支的后代。

  “三堯”的墓坐落在村邊的田地里,三兄弟的墓相鄰不過幾米,沿東西方向依次排開。從墓碑上的字樣可以看出,自東向西分別是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的墓。村民說,次序是按照長幼來排的。

  據(jù)介紹,三座墓的墓碑都是陳氏后人前幾年新立的。村民說,舊社會陳氏墓地規(guī)模很大,去墓地的路兩邊立著石人、石羊、石馬、石虎等陪葬品。但由于種種原因,當(dāng)年的陪葬品,如今已難尋蹤跡。

  追根溯源

  北宋望族:閬州陳氏

  這么顯赫的家族,其先祖是誰?

  陳瑞松曾收集過各地的陳氏家譜,但這些家譜對于北宋三堯世家的先祖卻是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們屬于宜都王陳叔明一脈,有人說他們屬于南郡王陳叔澄一支,甚至有人說他們是后主陳叔寶的后代,“但最權(quán)威的說法,應(yīng)該是西華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院長蔡東洲先生的研究成果。”陳瑞松說。

  蔡東洲的研究成果稱,三堯世家原先世居山東博州(今山東聊城市)。唐末天下大亂,而蜀中比較穩(wěn)定,北方的衣冠大族多去蜀地避亂。三堯的先祖亦于此時來到蜀中,與避亂的衣冠大族不同,其先人遷至蜀中是為了追隨王建。

  歐陽修撰寫的《陳文惠公神道碑》記載,堯佐“五世以上為博州人。高皇祖翔,五代時為王建掌書記……后棄官與閬州之西水,遂為西水人。”

  所以,陳省華是不是南陳皇族后裔,目前沒有確鑿的史料證實,但他們這一支出自閬州是毫無疑問的。

  閬州陳氏最終成為北宋名門望族,蔡東洲認(rèn)為這具有標(biāo)志性意義:五代之前沿襲察舉制度,門閥橫行,所以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五代之亂,徹底打破了門閥制,依靠考試入仕為越來越多的統(tǒng)治者所接受。三堯家族的興盛,是科舉制度完善后,依靠考試崛起的家族的典型代表。當(dāng)然,陳省華夫婦對孩子的教育,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責(zé)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商報(2014-03-25)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shù)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