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與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在我國古代,詩書修養是文人階層最重要的身份標志,亦是傳統士紳家庭培育子女成長、成才的基礎。因詩詞、書法皆在其簡潔的載體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思想,蘊含著創作者無比豐富的“心象”,當一個人長期研習并創作出優美且意境深遠的詩作時,那充滿無盡之意的詩句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書作者的心境,影響著他的“心線”,使詩書相長相生。縱觀著名書法大家,從王羲之、蘇東坡到康有為、吳昌碩到于右任等大書法家無一不是詩人、文學家、學富五車的大學者。他們的書法作品自擬詩詞篇章,以吾手寫吾口,感染動人。
在我國書法歷史長河之中,杰出的女性書法家幾乎都有著全面的文學素養和高水準的藝術格調。由于士紳家庭在對女性的培育教養上更注重其文化藝術修養,因而,她們不獨錘煉書藝,而且博覽群書、吟詩作畫,書法涵養在藝術的池沼中滋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