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文章

忙趁東風放紙鳶——豐子愷“風箏圖”品賞

2016/4/1 10:02:26 點擊數: 【字體:

忙趁東風放紙鳶——豐子愷“風箏圖”品賞

圖一
 
忙趁東風放紙鳶——豐子愷“風箏圖”品賞
 
圖二

忙趁東風放紙鳶——豐子愷“風箏圖”品賞 
 
圖三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一詩,生動描繪了春光明媚時節,天真的孩童舒臂引線放風箏的情景。風箏源于我國的春秋時期,初稱“紙鳶”,其意即唐代詩人唐采在《紙鳶賦》中所說的“飾素紙以成鳥,像飛鳶之戾空”。從五代開始,人們在紙鳶上加哨子,放飛后其聲如箏,故稱“風箏”。現在我們說的風箏,其實是統稱,把那些沒有哨子的紙鳶,都叫作風箏了。

  豐子愷先生是中國近代漫畫的開山之人。他的漫畫構圖簡單、線條流暢,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風箏是豐子愷非常喜歡的題材,他一生中畫有多幅風箏漫畫。

  圖一中遠山灰暗,襯托出近景的青松綠草愈發清新,一間帶籬笆的素潔瓦屋,使得畫面上出現的人物有了依托。右上首題“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畫面中的兒童系著紅領巾,表明了他們的學生身份。一只蝴蝶風箏,被一男一女兩名兒童高高放飛在空中,身后一男童,背著手在凝望。右邊姐弟二人,只顧低頭走路,無視空中的風箏。弟弟未戴紅領巾,應該還未到上學年齡,他低著頭,似乎因為淘氣,正受到姐姐的責怪。遠處一蹣跚學步的幼童,看到放風箏的哥哥姐姐,急于掙脫母親的雙臂走過來。整幅畫非常純凈,透露出一種遠離塵世煙火的寧靜。

  圖二的構圖頗具匠心。作品題名《都會之春》,但作者并沒有繪出青草、綠樹、紅花等極富代表性的春天景物,而僅畫一只蝴蝶風箏,高高飄舞在半空中,下面則是鱗次櫛比的廠房和住宅樓。一人俯在高樓的陽臺上,正望著風箏出神,旁邊擺放一盆花草。這幅作品的立意,與齊白石先生的名作《蛙聲十里出山泉》非常相似。齊白石以蝌蚪表現“蛙聲”,而豐子愷則以“風箏”暗示春天,都可謂絕妙的繪畫立意。

  圖三的創作時代是在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4月初至5月中旬,豐子愷寓居武漢,期間正好目睹了著名的“4·29”武漢空戰。此次空戰,中國空軍英勇頑強,打下日軍飛機二十余架。作為見證者的豐子愷,欣然題寫了一闋《望江南》:“聞警報,逃到酒樓中。擊落敵機三十架,花雕美酒飲千盅,談話有威風。”又留下了這幅題為《漢皋春望》(漢皋是當時漢口的俗稱)的漫畫。畫面上沒有戰機和硝煙,只有一家三口,在河橋的綠柳下放風箏,先生放飛的是“和平”,太太放飛的是“勝利”,一旁的孩子高舉雙臂,和父母一起仰望空中的風箏。這幅筆墨簡潔的漫畫,深刻地表達了飽受日寇侵略的中國人民盼望勝利與和平的美好心愿。

  “竹馬踉蹌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南宋陸游《觀村童戲溪上》);“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夸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清孔尚任《放風箏》)。楊柳依依,芳草萋萋,鶯歌燕語。風和日麗的春日里觸目皆景。走,放風箏去,讓我們與春風來一場美好的較量。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敬畏古法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