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文章

《石渠寶笈》:中國古代的書畫記憶

2013/9/13 11:25:34 點擊數: 【字體:

《石渠寶笈》:中國古代的書畫記憶
《石渠寶笈》 薛永年 王連起 總主編

    《石渠寶笈》初編、續編及三編是乾隆、嘉慶皇帝諭令梁詩正、王杰、英和等大學士,將內府及行宮所儲于各宮、殿、閣、室的非宗教類的書畫,遴其佳者,薈萃成編的著錄叢書。它以乾清宮、養心殿、三希堂、重華宮、御書房等書畫貯藏地點作為編纂的主要分類方式,其目的是詳注分棄諸處,以便檢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說它是清宮書畫收藏的一個基本庫存單。而這個庫存單卻非比尋常,因為,它是中國古代一個王朝盛世時期所擁有的重要書畫總目。
  
    《石渠寶笈》不僅著錄的作品數量宏富,而且著錄的內容豐富、翔實,除標示出每件藏品的作者、圖名、款識、印章、質地、尺寸外,還錄有清帝們的御制詩文以及重要作品的題跋等。同時,著錄的作品題材、風格也豐富多樣,水墨、重彩、淺降、工筆、寫意、白描等多種技法皆有;真、草、隸、篆等各種書體并美;山水、花鳥、人物、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數種畫科齊現。另外,它著錄了來自不同創作群的作品,其中既有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及嘉慶諸帝的書畫,又有畫院里的畫工、西洋畫家、詞臣書畫家、宗室書畫家,以及居于藝壇主流的文人書畫家和不為世人所關注的釋道書畫家、女書畫家等人的作品。因此,它也體現了來自社會不同創作群的審美特征及風格樣式。
  
    入編《石渠寶笈》的書畫除鈐有乾隆或嘉慶內府收藏印記外,有的還有乾隆皇帝的御題簽、題詩、題跋等,從中可見乾隆皇帝的審美觀與鑒賞標準。
  
    《石渠寶笈》不僅僅只是著錄了清宮所藏書畫,而是,這些著錄體現了乾隆皇帝的審美觀與鑒賞標準,它其實是一次系統的書畫整理、鑒賞與研究的結晶。這一鑒賞主體的認識局限也決定了《石渠寶笈》所著錄的不可能都是精品或真跡,如,在初編中被列為好且真的上等畫作元管道升款《叢玉圖》《碧瑯菴圖》以及宋米芾款《岷山圖》,其實都是贗品。
  
    但是,這樣的瑕疵并不能遮掩此部著錄叢書的學術史與藝術史光芒。中國書畫著錄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有顧愷之的《魏晉勝流畫贊》,此后,私人編撰的主要有唐裴孝源《貞觀公私畫錄》、宋劉道醇《圣朝名畫評》、元周密《云煙過眼錄》、明張丑《清河書畫舫》、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等,官方組織編撰的有宋《宣和畫譜》和《宣和書譜》等,但這些著錄書在著錄藏品數量、規模以及體例的詳備等方面,均無法與《石渠寶笈》相媲美。《石渠寶笈》這部基于乾隆、嘉慶朝內府書畫的收藏而完成的著錄叢書,本身就帶有藏量大、精品多的特點,從而它也構成了一部較為完整的中國書畫譜系。這一譜系對于書畫史的書寫以及對于書畫藏品的鑒定都具有極大的權威性。比如,著錄于這部著作中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摹本)、王珣《伯遠帖》(摹本)、顧愷之《女史箴圖》(摹本)、展子虔《游春圖》、阮郜《閬苑女仙圖》、黃筌《寫生珍禽圖》、董源《瀟湘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文徵明《真賞齋圖》卷等,無一不是書寫中國書畫史時絕不可繞過的重要作品。同樣,只要是《石渠寶笈》著錄的書畫,在書畫拍賣市場就一定會受到追捧。
  
    另一方面,由于1860年英法聯軍搶掠圓明園,1900年德、法、日、美等八國聯軍侵擾北京,1923年皇家存放珍寶的延春閣失火等種種原因,清皇宮舊藏的書畫遭受過數次磨難,楊仁愷《國寶沉浮錄——故宮散佚書畫見聞考略》較詳細地記載了這些書畫的散佚及歸處,它們有的分藏在世界各地,有的則已不復存在。無論如何,《石渠寶笈》都是我們今天探尋、研究清宮書畫舊藏的最重要依據,它也因此成為清王朝鼎盛時書畫收藏的永遠記憶。
  
    因此,自民國初年以來,就一直有《石渠寶笈》的各種印刷出版物,既是為著提供人們研究之便,也是為著永久地傳留那一份文化記憶。1917年羅振玉編《欽定石渠寶笈三編目錄》石印本刊行,同年,羅振玉編《欽定石渠寶笈三編總錄》(據清嘉慶間刻本)影印本刊行;1918年羅振玉輯《欽定石渠寶笈三編總目》影印本刊行,同年,《石渠寶笈》初、續兩編共50冊石印本,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48年《石渠寶笈》續編由開平譚氏區齋據清乾隆間寫本影印;1969年,《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并附索引)由臺北故宮博物院影印出版;1988年,《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全12冊)由上海書店影印出版;2001年,《石渠寶笈、欽定石渠寶笈續編、欽定石渠寶笈三編,秘殿珠林、欽定秘殿珠林續編、欽定秘殿珠林三編》(故宮珍本叢刊)由海南出版社出版;2004年,《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匯編》(全12冊)由北京出版社出版;2010年,《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影印本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但,即使這樣,《石渠寶笈》的所有出版物都不能不留下一個共同的缺憾,而這一缺憾又是由《石渠寶笈》自身先天決定的,那就是它們都只是一部“文”的書畫著錄,終歸不具有“圖”的視覺直觀性。
  
    而這一缺憾,就即將被故宮出版社與江西美術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石渠寶笈全編》(精選配圖本)而彌補。該書將擇取分藏于國內外各地的《石渠寶笈》著錄過的書畫作品,與《石渠寶笈》的文字著錄編輯在一起,將文字的描述與作品的圖像進行對接,從而實現了以文釋圖、以圖佐文的統一。而如果說清朝編纂《石渠寶笈》是對清宮所藏書畫的一次鑒定與整理,那么,時隔200多年以后,這部《石渠寶笈》(精選配圖本)就又是一次對于《石渠寶笈》著錄書畫的搜尋、比對、鑒定與探研;如果說當年梁詩正、王杰、英和等人是一邊品鑒書畫原作,一邊撰寫它們的著錄,那么,今天的讀者就也可以一邊讀著這些著錄,一邊賞析那被著錄著的一幀幀圖像。“文獻”與“圖像”的合一,讓《石渠寶笈》這部中國古代的書畫記憶變得真切起來。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員 李湜【原標題:《石渠寶笈》:中國古代的書畫記憶】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 2013年06月04日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