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也稱“古箏”,史書中也有稱“秦箏”,是我國音樂文獻中記載比較早的樂器之一。早在東漢時,河南南陽人張衡在《南都賦》中已有“彈箏吹笙,更為新聲”的記述,由此可判斷出當時的河南箏已經在民間較普及且音樂風格上有別于舊時。數千年來,河南箏藝術歷經民間藝人的不斷研究和探索,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河南箏派”風格及演奏技法,如“大指搖”、“大、小顫音”、“游搖”等。長期以來,河南箏藝術積累了大量的傳承曲目,被學術界稱為“中州古調”,在我國民族音樂中有著極重要的位置。由于河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地理位置,河南箏藝術還體現著明顯的包容性,它既有古老中原音韻的遺存,又兼融著東西南北傳統音樂的神韻。為此,對“河南箏派”藝術特點的研究與探索,必將對推進我國民族音樂的普及、發展與傳承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