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晴朗的日子,我們邯鄲車友會從早晨開始集中,大人孩子那么多人,嘰嘰喳喳大家說了半天,熱心的膠王忙著幫大家貼上車貼,每輛車都寫著"王屋山之旅",為了便于路上大家跟車的方便,車后貼著順序號,雖然我們的車各不相同,但是大家能聚在一起出游,心情是無比興奮的.但是把這么多人集中在一起,我們的領導--分舵真是忙得不可開交,又是打電話,又是看車標.羅羅梭梭半天,終于在9點半上路了。
因為時間比較緊張,我們在邯鄲南站上了高速公路,這12輛車中頭車是618的車--寶來,頭車是很關鍵的,不但要帶好路,還要報路況,雖然是在高速,但是沿路那么多急速行駛的車輛,提醒大家"注意車速",什么時候該提速了,什么時候前面有路障了,需要減速了,這都多虧了我們的走四方,走四方話音幽默風趣,并且認真的報告路況.這次出行的雪佛來,是新車,每走一段路程,大家都會在下口的地方停一會等他.開車的汽車燈是老司機了,但是開這新車也是無奈,其他的車,例如"三菱",還有"廣本"都是好車,提速快,雪佛來還是愛車,不敢跟人家比啊,但是這些都沒有影響我們的行程,終于在下午2點多,我們趕到了第一站-----小浪底。
小浪底給我的感覺整個一自然公園一般,清清翠翠的小樹林,不僅山、水、崖、洞和諧交融,大河風光壯麗,雖然天很熱,大概30多度,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到大家,我們一行49人,在林中散步,看到了天然的小瀑布,靜靜的小河水,清澈見底,聽著潺潺的小溪水聲,看著綠樹成蔭,藍天白云,感覺自己是到了畫中.如果是幾個人,坐在草地上玩會撲克,將是多么愜意的事啊,但是樸實無華的小導游,一直在誘惑著我們:"大家快向前走了,前面就是全國聞名的小浪底大壩了..."于是大家又頂著酷暑炎熱,繼續(xù)往前走,那么高的大壩,上面是可以供汽車行駛的公路,但是這大壩是沙石自然堆積的,沒有水泥,沒有鋼結構,是不是很奇妙啊?小浪底的水下80米是發(fā)電廠,在那吊橋上通過,看到下面的水是黑色,其實是很清的,是因為水下發(fā)電廠的緣故,所以視覺上是黑色了.從水庫了轉出來,大家又饒有興致的坐上了輪船,是啊,對于我們這些很少見到水的人來說,靜靜的小浪底的水,給我們呢的感覺是美妙的.走四放\分舵和會計激情飛揚費了半天的口舌,跟人家談好了價錢,在水上,轉了幾圈,小孩子更是興奮的轉來轉去,讓家長好不操心.船也坐了,壩也上了,累了的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來到濟源市居住.這里的賓館是提前預定好了,我們都按分舵和會計(激情飛揚)的分派拿到了鑰匙,可是我洗完澡了,發(fā)現分舵和會計還在辛苦的安排房間,是啊,這么多人,大人孩子,要吃,要住,我們的領隊--分舵太不容易了.如果一個人安排不好,他都不能安心的休息.不管怎樣,疲憊的第一天過去了。
第二天,濟源市的旅游局在旅行社走四方的協調下,專門給我們派了景區(qū)的周經理代隊,我們開車走向王屋山的景區(qū).王屋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距濟源市區(qū)35公里,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漢魏時列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稱"天下第一洞天",主峰天壇海拔1715米,是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設壇祭天之所,世稱"擎天地柱",是一處有萬年文化遺存.千年道教之盛,融文化、自然為一體,昨天看到小浪底的美,來到王屋山才看到了他的巍峨與壯觀.走過彎彎的盤山道路,在導游的解說中和周總的歌聲中,王屋山越來越清晰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郁郁蔥蔥的綠色植被布滿山頂,山腰的每個角落,看不到石頭,只是樹,感覺王屋山不象山,更象一個綠色的大絨被,就是你從天空中掉下來,也是掉到了暖暖的被中....坐著悠悠的纜車,沒有享受登山的辛苦,我們在滿心的歡喜與感嘆中,看著山下一點點的被掩蓋,看著山頂一點點出現在眼前,人們都在大喊著,快樂的叫著.驚嘆著山的偉大,山的清秀.記得我們是愚公的后人,但是更讓我們感動的是愚公的后人.這彎彎的盤山路,這滿山的郁郁蔥蔥都是現代的愚公造出來的啊...到了纜車的站臺,才知道這里離山頂還有半個小時的路程.為了迎接我們,景區(qū)還專門為我們安排了"皇帝祭天"的節(jié)目,興致勃勃的人們仿佛回到了遠古的時代,淳樸的野人,還有風度翩翩的皇帝,皇后.粗狂的舞蹈,遠古的服裝....王屋山的海拔原來是1715米.比我們常說的泰山還高,腳下晴朗的天,看不到一絲的云彩.高處不勝寒...在山頂我們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這是海拔一千多米的山頂啊。
這次活動在濟源市的午餐中宣布圓滿結束.感謝分舵.感謝走四方,我們這個集體活動給為了我們,付出了心血,我愛車友會的活動,希望再有機會,我仍然會參加,仍然把自己投放到這個集體中,享受大自然,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