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傳統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焦作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2013/4/16 17:35:30 點擊數: 【字體: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圓墩子硪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黃河職工打起木硪練習喊唱土硪號子。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號子聲聲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石硪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攝燒餅硪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燈臺硪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石磙硪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鐵硪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孟州黃河河務局聘請專業攝像師在錄制船工號子。  杜進軍 攝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黃河號子傳人李富中(左二)在走訪老河工、收集黃河號子。 蘇自力 攝
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黃河職工打著手硪在練習喊唱搶險號子。

    “太陽出來一盆花,照在東京帝王家。正宮娘娘攙太子,滿朝文武戴金花……”一陣陣抑揚頓挫、時而高亢時而委婉的號子聲在孟州黃河岸邊響起。二十余名身強力壯的黃河職工,每人緊攥著一根繩索,繩索的另一端都系在一個百余斤重的石硪上,在領號者的帶領下,大家十分默契地“嗨——唷”吼應著,齊刷刷地用勁把石硪掄起一人多高,用力使石硪重重地砸下去。整個過程十分協調、自然和輕松,就像陶醉的舞者。在場外,高亢雄渾的歌聲和石硪落地時的“嗵嗵”聲響徹整個黃河岸邊,贏得了眾多圍觀群眾的歡呼聲。

  這是孟州黃河河務局職工在該市黃河開儀風景區演練喊唱黃河號子的情形。那高亢雄渾的歌聲就是黃河文化的一枝奇葩——黃河號子。黃河號子是人們在抗洪搶險施工時,為了統一勞動節奏、協調勞動動作、調節勞動情緒而喊唱的一種民歌。它不僅是黃河文化的產物,而且也是治黃和抗洪搶險施工的動力。黃河號子號種有騎馬號、綿羊號、小官號和花號四種,包括船工號子、土硪號子、搶險號子等。其內容豐富多彩,號詞大多取自生活中的一些笑料及民間故事,題材很廣,可隨編隨唱。上世紀70年代以前,在緊張、繁忙的搶險工地,常伴隨著高亢激昂的搶險號子。然而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隨著“老河工”的逐漸退役,兩岸除騎馬號尚在流行外,其余號種幾乎失傳。

  面對黃河號子高高掛起的瀕臨消逝的“紅燈”,無數黃河子孫開始忙碌起來,決心挖掘、保護、拯救這一文化瑰寶。黃河號子的傳人、時任孟州黃河河務局局長的李富中,作為三代黃河河工的后人,他從小是在爺爺喊唱的號子聲中長大的,對黃河號子有著特殊的感情,成為挖掘、保護黃河號子這支隊伍的代表人物和黃河號子申遺的中堅力量。為了讓黃河號子重新唱響,甚至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李富中都在練唱黃河號子,一方面記詞兒,一方面揣摩韻味兒。掌握了全套黃河號子的唱法后,他還“利用職權”調用得力人員走山陜、下齊魯、串河南,在退役老河工中搜集和整理相關資料,形成了相對完備且珍貴的第一手材料,為保護黃河號子這一原生態文化瑰寶、豐富黃河文化內涵作出了巨大貢獻。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2月省政府公布《黃河號子》為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將其作為候選項目正式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號子由此實現了從民間采集、保護、傳承到國家專項保護的重大轉折。

  “黃河號子一定會再次唱響,成為氣貫黃河兩岸的一道風光。”暢想黃河號子的未來,李富中心中充滿自信。(本欄圖片除署名外均為本報記者楊帆攝)【原標題:讓黃河號子再度響起】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焦作日報 2007年8月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