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博物館的展廳里,我們看到了屬于當陽峪瓷器的有白釉剔花瓷瓶、白釉黑花臥虎瓷及羽毛紋絞胎瓷片等,據(jù)周口市博物館領(lǐng)導(dǎo)介紹,這些瓷器及殘片是在周口區(qū)域內(nèi)發(fā)掘出土。周口地處沙河、潁河、賈魯河交匯處,交通便利,稱為“小漢口”,因舟楫之利,貨流貿(mào)易繁盛一時。此地發(fā)現(xiàn)當陽峪的瓷器及殘片不足為奇。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處豫皖蘇三省交界處。我們在淮北市博物館,看到了大量的當陽峪瓷器及殘片,主要器物種類有:白釉刻花珍珠地瓷枕、白釉剔花瓷枕殘片、白釉梅瓶、白釉碗盤、白地黑花瓷枕、白釉玉壺春瓶、白釉墨書漢字碗底殘片、絞胎碗、絞胎球、醬釉碗、象棋子、圍棋子、白釉人俑玩具以及紅綠彩人物俑等,種類繁多,數(shù)量巨大。
地處皖北的淮北市為何出土這么多的當陽峪瓷器?原來是和隋唐大運河有關(guān)。據(jù)史載,隋煬帝時期征集民夫百萬,開鑿?fù)晕髟芬取⒙逅_于河,引板渚通于淮。大業(yè)四年又開永濟渠,并重修江南運河,第一次將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通過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連接貫通,使全國各地的人流物流得以暢通。其中通濟渠連接黃河、淮河,唐宋時稱“汴河”,自開封折向東南,經(jīng)河南商丘、永城,安徽淮北、宿州、泗縣,至江蘇盱眙縣入淮河,全長650公里,是大運河的樞紐河道。淮北市地處通濟渠的腹心區(qū)域,是南北交通的重要一環(huán)。1999年,在淮北市濉溪縣柳孜鎮(zhèn)古河道內(nèi),出土了8艘唐代沉船,發(fā)掘出土了隋、唐、宋、元時期來自全國各地20多座窯口的10萬余件瓷器及瓷片,涉及當時的邢窯、越窯、壽州窯、吉州窯、定窯、鞏縣窯、鶴壁窯、磁州窯、耀州窯、建窯、龍泉窯等著名窯口,極大地豐富了淮北市博物館的館藏,因此淮北市博物館也加掛“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牌子,并在展廳內(nèi)進行專題展示。
我們在淮北市博物館的展廳內(nèi)看到,展示的宋金時期當陽峪瓷器雖然種類繁多,但并未單獨以當陽峪窯集中展示,而是混合散布于其他種類之間,比如磁州窯、白瓷、醬釉瓷等專柜內(nèi)。這顯示了當?shù)貙Ξ旉栍G瓷器缺乏認識。我們向陪同參觀的淮北市博物館領(lǐng)導(dǎo)講述了當陽峪窯的歷史、裝飾特色和藝術(shù)成就,指出展廳內(nèi)屬于當陽峪窯的瓷器,建議他們將當陽峪單獨集中展示。
我們在淮北市看到的當陽峪瓷器,可以說是當陽峪瓷器水路運輸?shù)男伦C,我們確信,沿著京杭大運河的航線,南下北上肯定都有當陽峪窯陶瓷器的遺存。只是當陽峪歷史上被歸于磁州窯系,當陽峪的盛名掩蓋在磁州窯的光環(huán)之下,外地人對當陽峪窯不甚了解和缺乏研究,從這方面來說,需要我們當?shù)氐牟丶壹把芯繉W(xué)者加大研究、宣傳與展示力度,擴大當陽峪窯的社會影響,提升當陽峪窯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