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開封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開封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汴繡:絲情邂逅畫意(3)

2013/10/12 9:12:23 點擊數: 【字體:



 《清明上河圖》開繡時正值八月,酷暑難耐,繡房里氣溫高達40攝氏度,沒有電扇,更沒有空調,汗水從脊背流至腳跟。為遮擋蚊蟲叮咬,繡女們用布塊將頭裹起來,僅露出雙眼咬牙堅持。一百多天后《清明上河圖》刺繡終于完工,成為汴繡的經典,并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汴繡巨作《清明上河圖》,以針代筆,以線代暈,不僅使這幅宏偉浩繁的歷史風俗畫卷逼真地展現在人們眼前,更為重要的是,成功復活了宋繡繡畫的技法。

  現今:百家繡坊兩萬繡工興舊業自從成立了“開封市機繡合作互助組”,汴繡這個有著輝煌歷史的刺繡便逐漸被人們記起。

  1958年,張福有背著干饃、提著刺繡樣品,趕到繁華的廣州參加交易會。憑借汴繡自身的光彩,再加上張福有耐心地向外國商人介紹汴繡,最終感動“上帝”,達成了第一批出口合同。

  在重新掌握了宋繡繡畫技法后,汴繡藝人繡制眾多的古代名畫,比如:清代意大利畫家郎世寧的《百駿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閻立本的《步輦圖》等。這些繡品都成為了汴繡的代表作,也深得刺繡愛好者們的喜愛。

  1982年,在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汴繡被評為湘、蘇、粵、蜀之后的第五繡,其地位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確立,汴繡得以重生。

  隨后,汴繡逐漸引起法國、日本、瑞士、香港及東南亞地區的關注。1990年,到北京參加亞運會的文萊親王,在亞運會購物中心看到汴繡精品《百駿圖》,百駿百態,或奔馳,或嬉戲,或舔駒,親王被打動了,當即萌發了要為其哥哥——文萊國王繡一幅肖像的念頭。當時,開封汴繡廠把活接了下來,請已退休的杜秀芬(第一代繡工)出山,專門繡國王的面部。

  杜秀芬說:“我戴著三百度的眼鏡,每天工作八小時,一個面部繡了三個半月。頭像用了上百種線色,一根針里穿三色線四色線,像油畫調色一樣,把顏色調出來再繡。”當文萊國王看到這幅作品時不斷稱贊“中國刺繡小姐真是太了不起了”。

  與此同時,開封汴繡還大膽探索將西洋畫搬入繡卷,如《蒙娜麗莎》、《向日葵》、《拾穗者》、《牧羊女》等,獲得了國內外一致好評。大師們在參觀了永樂宮壁畫后,覺得題材很好,就創作了四幅《永樂宮壁畫》,“輕輕松松就獲得了當年的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提高了知名度,經濟效益也跟著提高了”大師繡工程曼萍說道。1996年,程曼萍到馬來西亞參加民間藝術交流,在知道其是汴繡的傳承人時,國外友人紛紛要求與其合影,并對汴繡贊不絕口。2006年贈送普京《少林習武圖》引海內外媒體競相報道,汴繡再次被全世界所關注。2008年,汴繡被評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令這一古老的技藝有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的空間。現在,在開封有上百家大小刺繡廠和作坊,繡工兩萬多人,分布在周邊各農村。作為汴繡傳承人之一的王素花老人,不僅全家三代有九人投身于汴繡事業,而且還成立了王素花宋繡藝術館,培育大批汴繡專業人才。2006年12月,“素花”牌刺繡商標正式被國家工商總局注冊,成為當時中國唯一注冊的刺繡商標。

 如今,當地的汴繡企業也與高校聯手,讓美術專業學生到工廠實習、工作,為汴繡這一古老的藝術奇葩注入新的活力。(僑報特約記者何曉聰 黃坤舒)【原標題:汴繡:絲情邂逅畫意】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僑報網 2013-09-0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