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盛夏 實習生 李夢竹 文圖
引子
PREFACE
杜孟模是教育家,對孩子的教育也十分成功。“五個孩子都成績斐然,在軍事、國防科技、電子工業等崗位上為國家做著貢獻。杜家的孫輩大多遠涉歐美求學深造,都有成就。”杜孟模之子杜祥瑛說。
杜孟模孩子中,以杜祥琬成就最突出。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杜祥琬當選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現擔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
杜家子女都能成才,主要緣自“愛簡勤”的家風。
萬科集團副總裁毛大慶(隨母姓)是杜祥琬之子,他曾問父親:“祖父為什么給您起名‘祥琬’呢?”
杜祥琬沉思片刻說:“你爺爺希望我能像良玉一樣,質樸而有內涵!”
“您認為祖父對您有哪些重要影響呢?”
杜祥琬和緩而意味深長地說:“歸納起來就是‘愛簡勤’三個字。愛,就是愛國家,愛家鄉,愛事業,愛學生,愛家人。簡,就是簡樸平易,愿做普通人,保持平常心。勤,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
講到杜孟模之愛,杜祥瑛說:“父親是一個感情很細膩的人,不多說,但我們隨時可以感受到他體貼入微的關懷。”。
杜祥瑛參軍時才十四歲,杜孟模大力支持但放心不下,杜祥瑛寄回照片,杜孟模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滿臉是笑,眼里卻噙著淚水。
杜孟模愛孩子但不嬌慣,他對子女缺點經常一針見血指出。子女上中學時,遇到情緒波動,他就叮囑:“一個人不要得失心太重!”向子女講述諸葛亮《誡子書》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道理。
杜孟模是省部級干部,但常和理發師、清潔工親熱地打招呼,聽說鄰居有困難,總想法接濟。杜孟模有專車,他囑咐司機:“路窄時,一定要讓群眾先過。”這是杜孟模之“簡”,愿做普通人。
說到杜孟模之勤,杜祥琬感受最深。
1961年,杜祥琬在莫斯科留學,杜孟模已是高級領導,可他不斷要求兒子為他購買最新版英、俄文數學書籍,研究《泛函分析》和《測度論》等。家人回憶:“他晚上說夢話,斷斷續續,說的都是一套套數學公式。”
家庭作為人生熏陶染化的開始,是教育的起點和基點,人的許多基本認知、興趣和世界觀、人生觀都是在這個環境中形成的。杜祥琬所生長的這個開封書香世家,對他一生的發展影響深遠。他也因此對鬧中取靜的雙龍巷、對有大量藏書的樸實故宅,滿懷憶念。
雙龍巷里定下人生理想
1937年,日寇侵華,開封高中遷往南陽石佛寺。1938年4月,杜祥琬在杜孟模遷徙教學途中出生了。
杜祥琬回憶童年,還記得夏天晚上,杜孟模坐在南陽山區殘缺的石頭寨子上,領孩子吟唱《滿江紅》、《偉大的呂梁》。
1945年,抗戰勝利后,開封高中重回開封,自1950年至1956年,杜祥琬在開封高中完成了中學教育,完成了教育的起點和基點。
開封高中,由清末“河南省大學堂”和“開封府中學堂”兩所學校沿革而來,授課老師都是名校畢業,帶來了高質量教學和嚴格嚴謹的學風。建校100多年來,培養出兩院院士13人,培養出了名作家師陀、姚雪垠、柏楊、張一弓等。
杜祥琬撰文回憶道:“……當時的教學是鼓勵學生思想活躍的,學校數學墻報上出一些題,征求大家給出可能的解。比如一道三角題,常有不止一種解法,解法一、解法二……大家來切磋,十分有趣,而且能啟迪思維能力。”
杜祥琬的同學不少都多才多藝:“那時,我們全班都會拉二胡。全校文藝匯演時,全班上臺,幾十把二胡合奏《良宵》、《步步高》,從臺下看,弓法十分整齊好看。”
中學階段,對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有重要影響。杜祥琬在高中時看了《共產黨宣言》中譯本,還看了艾思奇寫的《大眾哲學》,“不僅給了我哲學的啟蒙,而且在后來的科研工作和處理各種問題中十分受益。”
雙龍巷家中藏有很多文學名著,令杜祥琬對文學產生了興趣。開封高中閱覽室《知識就是力量》期刊上登了很多星際、太空知識,讓他對天文學產生濃厚興趣。高中畢業時,他報考了全國唯一的天文學系——南京大學天文學系。
但因國家要在開封選送兩名留蘇預備生,他被選中,因此未進南京大學。后因故被轉入北京大學數力系學習。
1959年,在著名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的負責下,國家要選派30名大學生赴蘇留學,到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攻讀原子核物理專業,杜祥琬再次入選。他根據國家的需要,已將關注的目光從最宏大遼闊的宇宙,移向最細小精微的核物理領域。
1965年年初,他被分配到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論部工作。在王淦昌、朱光亞、鄧稼先、周光召等一批優秀科學家的帶領下,杜祥琬開始了科研生涯。
從天文轉到數力,從數力轉到核物理,再到后來轉向激光,杜祥琬說:“首先是我個人的需要服從了國家的需要,同時,在國家需要的學習和研究中,我又對新知識、新領域、新課題產生了濃厚興趣,鉆進去才發現,這些新領域、新課題是那么富有挑戰性。”
1975年,杜祥琬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工作了十余個年頭,領導準備任命37歲的他擔任副所長,他不同意。因為當了所領導,就意味著搞科研的時間大大減少。他找到上級領導說:“我要多做具體工作。”他還動員同事為他說情,反復表達自己留在一線工作愿望。領導同意了他的請求,直到1984年,杜祥琬才被任命為副所長。杜祥琬說:“這為我爭取了9年寶貴的科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