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開封古吹臺
2014/6/10 18:21:1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開封古吹臺,初以春秋時晉國大音樂家師曠在此撫琴成名勝(師曠恐怕不能看成單純的音樂家,從數國君主在聽他彈完琴之后都恭敬地向他問道來看,他在當時人心目中也是大思想家、學術家、道德家,他對政治的意見都很受人們注意,絕非現時當紅的歌壇大腕能相比)。后來戰國時魏王遷都于此(大梁),西漢時深受竇太后寵愛的小兒子梁孝王封王于此,他們都在此大興土木筑園,此地遂以梁園之名成天下著名風景名勝,從兩漢到唐宋,都極繁華。“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的成語出自于此,看來不知有多少有才又有財的有志青年在此散盡千金之后,無緣入權貴之堂躍上龍門而黯然抱恨離去。歷代名人墨客游覽此地留下詩篇的不知有多少。唐代李白、杜甫、高適在此相會留下的詩篇更是如同日月,輝映文壇千古。但宋趙官家的江山被金元的鐵騎踏破后,隨著東京開封的繁華如夢飄逝,這里似乎就逐漸衰敗下來,如今這雖仍有一個公園,門票是照賣的,但游人絕少,到處顯得黯淡蕭條,在暮色秋風之中,更顯荒涼。
悲夫!“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我輩登臨而無詞。即有詩,園與人,人與詩,詩與名,名與權位,誰以孰傳?果真優勝劣汰乎?天道恢恢,不可知道。
前賢高會皆有詩,
我輩登臨卻無詞。
颯颯滿目梁園樹,
又是秋風黃葉時。
附劉建國先生和詩一首:
千里尋夢游汴京,
云沉靄滯暮色凝。
梁園舊跡空落處,
秋風蕭瑟三書生。
當時登古吹臺的除我和我妻子外,還有河南的學者劉建國先生。我們本素不相識,他只與我妻子編的一套書有些工作關系,我們在鄭州的兩天里,他抽出時間,駕自己的汽車,陪我們游覽了不少地方,一天中午我們在野外午餐,在邙山之下,洛水之濱,黃河之畔,天地蒼蒼而四野茫茫,風雨來襲,餐桌數遷而豪興不減,此情此景實在難忘。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