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地處中原腹地,歷史悠久,早在8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勤勞樸實的漯河人民,為這塊土地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和令人嘆為觀止的古跡名勝。
漯河市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許慎墓、許慎紀念館修葺一新;建于北宋的《彼岸寺經幢》,又稱“龍塔古篆”,造形優美,挺拔壯觀;記載三國魏公卿將軍勸漢獻帝禪位于曹丕的“受禪表”碑,由著名的文學家王朗撰文,書法家梁鵠書寫,書法家鐘繇鐫刻,因撰文、書法、鐫刻俱佳,世稱“三絕碑”;曹丕稱帝的靈壇“受禪臺”;還有彩牌樓、賈湖古文化遺址、天下第一橋----商橋、岳飛郾城大戰的古戰場,猶聽英雄金戈鐵馬戰鼓聲的楊再興陵園等數十處人文景觀。
許慎墓 位于召陵區姬石鄉許莊村東。墓冢高約4米,底徑約14米。許慎 (約58-約147),汝南召陵 (今召陵區) 人。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著《說文解字》。
彼岸寺石幢 在郾城區中學內。建于北宋。高12.18米,幢基為石刻八角形海池。底層是六角形須彌座,每角有透雕二龍柱相支,上下各雕海石榴花,中有6個佛龕。再上為四角形四天王龕,有八棱形角柱。其上為幢身,高3米多,重9噸余,刻有小篆《彼岸寺碑銘》,上為廡殿式石作,有伎樂嬪伽、人首鳥足等圖像。再上為六角千佛造像碑。造型優美,挺拔壯觀。
上尊號與受禪碑 在臨潁縣繁城鎮。刻于三國魏黃初元年 (220年)。隸書,字體方正,近于熹平石經,傳為王朗文,梁鵠書,鐘繇鐫字,世稱三絕。碑文記載東漢延康元年 (220年) 魏公卿將軍勸進及獻帝禪位于魏王的歷史事件。
楊再興墓 在臨潁縣城南12公里的商橋村。墓冢高大,翠柏茂密。冢前刻有“宋統制楊再興將軍之墓”的石碑,相傳為岳飛用槍頭刻成。墓前有祠,祠內有明清石碑數通,記載其生平事跡。楊再興 (1104-1140),為岳飛部下,抗金將領。金人屯兵12萬于臨潁,再興以300騎遇敵于小商橋,驟與之戰,殺2000余人,及萬戶撒八。孛堇、千戶百人,再興戰死,后獲其尸,焚之,得箭鏃二升。
北舞渡山陜會館彩牌樓 在舞陽縣城北25公里北舞渡鎮。鎮臨汝水,西通汝洛;東下江淮,北轉鄭汴。江南商貨由此吞吐中轉。有“裝不完的賒旗店,填不滿的北舞渡”之稱。鎮內山陜會館為秦晉巨商籌金創建。彩牌樓居會館拜殿前,清道光五年 (1825年) 山陜糧商同建,為三間六柱五樓。建筑精巧玲瓏,雄偉壯觀。
許慎陵園 許慎墓位于召陵區姬石鄉許莊村東。墓冢高5米,底徑16米,墓前立清康熙、光緒年間碑刻二通,墓后蒼柏林立。當地文物部門征地12畝,建許慎陵園。光緒二十五年,東阿周世專程至墓地祭墓,并在城東北隅購地三畝,建許南閣祠,內設“太尉南閣祭酒諱許慎字叔重之位”,上懸“五經無雙”匾額,現為郾城縣許慎紀念館。1986年許慎墓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小商橋 小商橋位于臨潁縣黃帝廟鄉小商橋南小商河(潁河故道)上。橋為敞肩單孔石拱橋,長20.87米,寬6.67米。大拱競夸11.6米,矢高2.13米,矢跨比為1/5,拱券面厚0.65米,小拱凈跨2.13米,矢高1.2米,兩岸小拱腳間距20.2米,主拱和小拱均由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主孔每塊拱石間均由咬鐵連接。券面石浮雕有天馬,獅子,蓮花和幾何圖案,拱之上端置有獸,伸出橋身。橋墩下部四角有高浮雕金剛力士像,雙肩扛拱,雙手上托,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動,風格古樸。據方志記載,小商橋始建于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現橋主體結構屬北宋建筑風格,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最大的一次修筑是元大德年間(公元1297-1307年)小商橋是一座時代較早的古石橋,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做工精致,是研究建筑和交通史的重要資料。1986年小商橋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國家文物局撥專款進行了大修。
陳星聚墓 陳星聚墓位于臨潁縣城南6公里,臺陳鎮臺陳村西南陳氏祖墳內。占地1650平方米,南北長55米,東西寬30米。墓前原有華表、碑碣,墓兩側為石刻林。1958年和1965年,陳星聚墓兩次遭到破壞,現僅存墓碑和墓冢。1982年,縣政府撥款重修陳星聚墓碑,建磚瓦碑樓一座,高4.7米,寬1.7米,厚1米,墓地面積480平方米。2004年11月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漯河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沙河天然浴場和濱河游園,風光秀麗,景色宜人。以生態、休閑為基調的開源森林公園,以科技、綠色、環保為特點的天翼公司種植基地已成為旅游熱點。漯河有著名的“紅色南街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社會主義好》等革命歌曲,激昂雄壯、催人奮進。南街村是一個美麗而帶有傳奇色彩的村莊,每年都吸引著國內外數十萬各界人士來觀光考察。漯河的大門永遠為海內外游客敞開。
南街村 南街村景區位于河南省臨潁縣城東南隅,緊靠107國道、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面積1.78平方公里,是一處特色人文旅游景區,現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河南省紅色旅游景點和河南省南部精品線路的重要景點。
南街村旅游以發展模式、教育理念、發展方針、分配辦法、生活方式及創建共產主義小社區偉大實踐為特色。全面展示南街村獨特的紅色人文景觀,通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完善,南街村旅游已初具規模,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八大觀光旅游景區:“工業園區、高新農業園區、村民住宅區、文化景區、文化教育游覽區、廣場文化展示區、熱帶珍奇植物游覽區和革命傳統教育區”。
廣大游客在親身感受“游鄉村都市,品南街產品,觀紅色文化,感集體優越”;豐富內涵的同時,還會收到洗禮心靈、升華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使廣大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