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這個久負盛名的汽車城‘轟然倒塌’,其發展路徑、破產原因令人深思。”河南柴油機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德林說。他認為,正如8月12日《洛陽日報》頭版頭條《底特律破產的啟示》一文所述,深刻汲取其教訓,無論是對洛陽這個以重工業為支柱產業的城市,還是以柴油機動力為主業的河南柴油機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來說,對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張德林說:“由單一到多元,是洛陽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
他說,洛陽作為一個重工業城市,河柴、洛拖、洛軸等眾多共和國的長子企業,創造了自身的輝煌,也成為洛陽經濟的有力支撐。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建立,洛陽這種以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其弊端逐漸顯現。尤其是近幾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洛陽經濟下行不斷走低的態勢愈加明顯,經濟增長的壓力持續加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洛陽的產業結構不優,為城市的發展繁榮埋下了隱患。
因此,洛陽要加快發展,必須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打造多元的產業發展模式;必須加強創新、解決機制不活的問題;必須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通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舉措,調整結構,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張德林說:“強創新調結構,才是河柴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他說,河柴作為我國“一五”時期156個重點項目之一,創造了多個第一,確定了在我國高速大功率柴油機行業的領跑地位。然而,市場競爭硝煙彌漫,動力行業百舸爭流。面對你追我趕的外部形勢和企業總量不大、增速不快的現狀,河柴深刻認識到,企業在機制創新、結構調整等方面的差距與不足。結合陳雪楓書記7月22日在河柴調研時“企業必須創新體制機制,采取股份制合作等多種形式,加強資本運營,加快發展步伐”的指示,河柴研究確定了加強創新、調整結構的具體措施。
張德林說,下一步,河柴將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管理理念,加強前瞻性研究,發揮資源優勢,在資本運作、對外合作、合資融資等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適應國際市場一體化的趨勢和河柴產品由船用到船陸通用的變化,改變單一經營模式,創新經營服務理念,由單純產品供應商向系統集成商、服務供應商轉變,由單一動力向動力單元擴展,由裝備供應向產業運營擴展。(記者 趙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