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握手談笑。多形容發生不和之后又和好。
典源:《后漢書·李通傳》:“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極歡。”
李通字次元,南陽人。他的父親叫李守,史書上說李守“身長九尺,容貌絕異,為人嚴毅,居家如官廷”。正是良好的家教,讓李通和他的弟弟李軼均成為當時之才俊。李通很有商業頭腦,年輕時就是當地有名的大富商了。
西漢地皇三年(公元22年),一場大饑荒向南陽郡襲來。劉演、劉秀一家也經受了這場災荒。老百姓再也無法生存下去了,只要有誰振臂一呼,他們馬上就會起來響應。
起兵前,劉演與當地的豪強商議說:“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連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時,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也。”劉演的一番議論,實際確定了南陽豪強起兵反莽的最終目的,便是恢復漢家天下。
劉秀明白了哥哥劉演的意圖后,便與宛城的地方豪強李通、李軼在宛城一帶,積極為起義做準備。其實在此之前,他們還有一段相互了解的過程。
當時,劉秀被王莽朝廷抓捕,在南陽四處躲藏。李通很快就掌握了劉秀的行蹤,他并沒有告發,而是派弟弟李軼去請劉秀來做客。劉秀正落難呢,吃了上頓沒下頓,李通的“召喚”無疑是雪中送炭,他巴巴地跑去見李通。兩人見了面,惺惺相惜,握手談笑,說起話來沒完沒了。
倆人說點啥呢?原來說的正是起兵造反的事兒,這事兒說到了劉秀的心坎上,可他又怕李通設計陷阱來害他,就斜著眼睛試探李通:“這事兒不好弄啊!你父親李守還在長安呢!”李通說:“這個不用擔心,我們早有計劃!”聽李通這樣說,劉秀才放下心,和李通、李軼共謀舉兵反王莽。
雖然李通說得挺好,可是這件事兒到底還是泄露了,李家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守家在長安者盡殺之,南陽亦誅通兄弟,門宗六十四人”。家族遭到這樣的打擊,更加堅定了李通兄弟反抗的決心,他們出錢、出兵幫助劉秀造反。
后來,劉秀宗室劉玄稱帝,拜李通為柱國大將軍、輔漢侯;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年),劉秀得勢,李通被封為固始侯,拜大司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