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關林地名的由來
2013/3/1 16:13:1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洛陽城南的關林村,相傳是埋葬三國時蜀國主將關羽首級的地方。
據說關羽原籍山西解州,本不姓關。他在少年時期,力氣過人。父母怕他闖事,終日將他鎖在屋內。一晚他乘父母不注意,跳窗逃走。忽然聽到鄰家老人和少女的痛哭聲,他便爬上墻頭詢問原因。老人說,他的女兒早已受聘,但縣官的小舅子卻要強娶為妾。關羽聽后,非常氣憤,便夜闖縣衙,殺了縣官和他的小舅子,而后外逃。當他逃至潼關時,聽說城門上貼有捉拿他的通緝官文。他怕兵勇將他認出捉拿歸案,便在城壕內掬水洗臉,正好遇上從城內一家染房流出的一股紅水,從此他面如重棗。過關時,兵勇問他姓名,他一時編不出假名,就指關為姓,從此姓關。
關羽向東北逃至涿州,遇見賣肉的張飛。張飛在肉案前豎一牌子,上寫“舉重千斤石,吃肉不要錢”。難住了不少英雄豪杰,因為舉不起千斤石的必須買肉。關羽見此,就輕易地將千斤石舉起,吃了肉不付錢,張飛便扭住不放,爭執不下,便打了起來。賣草鞋的劉備從中調解,才言歸于好。經過交談,三人志向相投,便在桃園內結拜為異姓兄弟。
關羽跟隨劉備,南征北戰,忠扶漢室。劉備建立蜀國后,派他鎮守荊州,因誤中吳國呂蒙的偷襲,敗走麥城,被吳將潘璋殺于湖北當陽。吳王孫權恐怕劉備討伐,便把關羽的首級送到洛陽獻給曹操,企圖說明東吳進攻荊州殺害關羽是曹操的授意。曹操打開盛關羽首級的檀香木盒觀看,見關羽臉色依然紅潤,長髯依然飄動,驚得他跪倒在地。他悄一冷靜,便意識到孫權有意嫁禍于他。他立即傳令以王侯之禮將關羽首級安葬在洛陽以南,追贈關羽為荊王,并親自帶領百官祭奠。明萬歷年問,朝廷的使者路過洛陽,夜宿郵亭,夢見關羽求建新宅。使者將此啟奏皇上,皇帝即派使臣到洛陽擴建關羽陵墓。清乾隆年問又經整修擴建,成了一個規饃宏大的建筑群。
按照古時對墓葬的稱呼,帝王的墓叫陵,王侯的墓叫冢,百姓的墓叫墳,圣人的墓叫林。因為關羽被人們稱為武圣人,埋關羽首級的墓便叫“關林”。墓旁的村也因此稱為“關林村”。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