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建塔以前,白馬寺東南邊有個大水潭,百姓們澆灌莊稼挺方便。可不知啥時候來了只蛤蟆精鉆進(jìn)潭里,一不高興就上躥下跳,攪得潭水四溢,淹毀潭邊的莊稼和房舍,百姓深受其害。
那年,來了一個托缽游化的老僧,見洛陽人樂善好施,心中高興,便詢問大家有無疾苦。百姓們紛紛訴說蛤蟆精之害,老僧聽罷,便等夜深人靜時來到潭邊,把缽盂對著深潭“當(dāng)當(dāng)當(dāng)”地敲起來,直震得潭水如沸鍋一般。
蛤蟆精怪叫一聲,躍出水面,沙啞著嗓子叫:何來癡僧?擾我好夢!自討苦吃,難活殘命!
蛤蟆精叫著,四腳下?lián)洌瑝旱锰端破鸫罄耍睋涮哆叺睦仙?/p>
老僧早有防備,一跳跳在浪尖上,朗聲呵斥:哪方妖精,禍害生靈!快快改善,尚可求生。
蛤蟆精見一計不成,肚子一鼓,張口噴出一片黑箭,挾著腥風(fēng)惡臭射向老僧。
老僧不慌不忙,缽盂一翻,倒出無數(shù)剩米粒碎饃渣,把那黑箭全砸落潭中。
蛤蟆精急了,忽地躍上前來,伸出幾尺長的白生生的舌頭來卷老僧。
老僧急退一步,同時將缽盂下?lián)簦?ldquo;噗”一聲,將蛤蟆精擊落腳前。蛤蟆精沒了招數(shù),一彈就想竄回深潭,老僧人一拍缽盂,大喝一聲:“進(jìn)來!”蛤蟆精就被收進(jìn)了缽盂。
蛤蟆精沒轍了,只好“呱呱”叫著討?zhàn)垺I送贿h(yuǎn)處的寺院,念聲“阿彌陀佛”,然后責(zé)令蛤蟆精從此不得胡作非為,就放了蛤蟆精,并翻手將缽盂扣在潭邊,變化成一座高聳入云的鎮(zhèn)妖佛塔。
從此,那蛤蟆精再也沒有發(fā)過水害,又因傍近寺院,聽經(jīng)聞佛多了,修去癩皮,換了金裝。
每當(dāng)月明之夜,人們常會看到閃著金光的蛤蟆在塔頂上出沒。平時,你站在塔前20米處猛拍手掌時,那金蛤蟆也誤以為是游行僧又拍缽盂了,嚇得跟著“呱呱”直叫。這就是當(dāng)?shù)厝苏f的“塔上有個金蛤蟆,能聽叫聲不能拿”了。其實,這叫聲是塔的回音,是建塔時應(yīng)用了聲學(xué)原理,而且論資格,它比北京天壇的回音壁還早建200年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