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立在抄寫《全國“雙百”人物事跡》
七絕·詠狼牙山五壯士
七絕·詠楊靖宇
七絕·詠王瑛
13年前,他的《〈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手抄本》被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永久收藏;13年后,他將《全國“雙百”人物事跡》用小楷抄寫,并為每位人物賦詩一首……
□本報記者黃紅立通訊員胡曉文/圖
他叫胡建立,是嵩縣糧食局的一名紀檢干部,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因崇拜一代偉人毛澤東和酷愛書法,他從1998年4月起,經過兩年零七個月的不懈努力,將100余萬字的《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用小楷抄寫完畢,2000年被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永久收藏。2012年,因被全國“雙百”人物感動,他又歷時一年零六個月,用小楷將《全國“雙百”人物事跡》抄寫完畢,并為每位人物賦詩一首,還打算將其作為愛國主義、黨風廉政教育讀本出版,中國辭賦家協會副主席、原洛陽大學副校長、洛陽詩詞研究會會長譚杰為該手抄本作序。
A
含辛茹苦抄寫《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
胡建立的《<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手抄本》共八冊,厚度達25厘米,共159篇107萬字,以宣紙、小楷書寫。在抄寫《毛澤東選集》的過程中,他還寫下了3本、26萬字的抄寫筆記,詳細記錄了抄寫的時間、進度和心得體會。
胡建立的抄寫過程充滿了艱辛。2000年12月17日《洛陽日報》頭版報道是這樣寫的:“從抄寫的第三個月起,他所在的單位就發不下來工資了,同在糧食系統工作的妻子也下崗了。不僅購買筆墨紙張感到困難,就連全家人的生活也驟然緊張起來。”在胡建立的抄寫筆記上,有這樣一段話:“幾個賣小吃的商販每天下午都到院內叫賣,同院的孩子大都叫出自己的
爸爸媽媽來買東西。可我的一雙兒女只有眼巴巴看的份兒,稍大一點的兒子總是懂事地把妹妹引回家里玩。而我,這時連看一眼兒女的勇氣都沒有……”
胡建立抄寫《毛澤東選集》,歷經三冬三夏。夏天,悶熱難耐,蚊蠅叮咬,汗水迷糊了雙眼;冬天,雙腳凍得麻木,時常用溫鹽水淤腳,怕盆里的水涼了,妻子總是用備好的溫水停一段時間給他換一次;長時間抄寫,他的屁股磨出了血泡;長期執筆,他的右手無名指指甲被毛筆磨陷;特別是抄寫題解和注釋那些小字,他的兩只眼睛最感困乏,為了能讓眼睛休息一會兒,他上廁所大都閉著眼睛。胡建立既要上班,還要忙家務、接送孩子上學,又要到妻子開的小糧油店里幫忙,所有的抄寫只能在星期天、節假日、飯前飯后的間隙里進行。時間對他來說比什么都重要,按他的話說,靠的是“擠、抓、搶”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