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洛陽

最宜詩賦洛陽地——“辭賦之都”洛陽

2012/4/12 15:42:29 點擊數: 【字體:


    日前,在我市舉辦的“辭賦之都”授牌儀式暨海峽兩岸辭賦與地域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我市從多個參評的城市中脫穎而出,被中國辭賦學會授予“辭賦之都”稱號。洛陽,成為目前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辭賦之都”何以花開洛陽?記者采訪了蒞洛的國內辭賦學界權威人士。

  
    最宜詩賦洛陽地

  
    “辭賦是一種古老的、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介乎詩歌與散文之間、受春秋戰國時期產生的文學樣式《詩經》與《楚辭》影響而形成的一種特殊文體。”近日來洛的中國辭賦學會會長許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用這樣一個超長的句子,力爭準確地闡釋“辭賦”。他說,這種文體為中國所獨有,堪稱國粹。

  
    許結認為,洛陽是著名古都,其所在地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不少作品的創作背景都與洛陽有關,辭賦文化在洛陽歷史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素有“最宜詩賦洛陽地”之說。

  
    洛陽辭賦研究院院長孫繼鋼介紹,洛陽以其特殊的歷史地位和文化積淀,成為歷代文人雅士歌詠之所與向往之地,群星匯集洛陽,許多賦家或出生于斯、成長于斯,或就學于斯、為官于斯,或游歷于斯、寓居于斯,形成了星光璀璨的辭賦作家隊伍。如漢初賦作的先驅、騷體賦的集大成者賈誼出生在洛陽,有著名的《過秦論》、《治安策》、《服鳥鳥賦》(服鳥,音fú,古書上說的像貓頭鷹一類的鳥)和《吊屈原賦》等存世。

  
    據學者不完全統計,歷代與洛陽有關的賦家有300余人,著名的有賈誼、司馬遷、班固、張衡、王充、傅毅、蔡邕、趙壹、班昭、曹操、曹植、曹丕、阮籍、嵇康、張華、左思、陸機、陸云、潘岳、王勃、楊炯、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德裕、歐陽修、范仲淹、元好問、王鐸等。

  
    洛陽歷史上不但有強大的辭賦創作隊伍,而且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和傳播土壤。左思一篇《三都賦》引起“洛陽紙貴”,成為千百年來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這充分說明歷史上的洛陽人不僅會寫賦,也愛賦,懂得欣賞賦。

  
    詠洛佳賦名篇多

  
    洛陽不僅是辭賦創作的福地,也是辭賦集中描述、吟詠的對象。據不完全統計,歷史上以洛陽為題材的賦作多達百余篇。

  
    例如,東漢圍繞洛陽定都問題,引發了京都大賦創作的高潮,涌現出班固《兩都賦》、張衡《二京賦》等名篇。張衡的《歸田賦》又開了抒情小賦的先河。

  
    魏晉時期,洛陽賦壇堪稱云蒸霞蔚,氣象萬千。曹植的《洛神賦》為千古美文的典范,左思的《三都賦》則被稱為魏晉京都大賦的絕唱。

  
    唐宋時,洛陽仍然賦家輩出,李白的《明堂賦》、李庾的《東都賦》皆為賦史珍品。

  
    金、元朝后,洛陽雖不再是政治文化中心,但仍然成為文人憑吊懷古、寄托情思之所在,涌現出王鐸的《擬山園賦》、張論的《金門山賦》等一批佳作。

  
    20世紀初,由于種種原因,辭賦創作與研究逐漸沉寂下來。改革開放后,賦體文學的研究與創作才呈現出復興之勢,我市也陸續出現了一批創作辭賦的作家。

  
    1993年,當時還在機關工作的孫繼鋼創作了《白云山賦》,受到了辭賦學界的好評。隨后,他又創作了《龍門賦》、《牡丹賦》等一批作品,為復興洛陽辭賦起到了積極作用。

  
    辭賦創研風漸濃

  
    近十幾年來,洛陽市委、市政府對辭賦文化研究一直高度重視。

  
    2000年,市領導提出成立辭賦創研機構。2004年,洛陽大學辭賦研究所成立。2011年年底,在洛陽大學辭賦研究所的基礎上,洛陽辭賦研究院成立。

  
    孫繼鋼說,洛陽辭賦研究院是民辦機構,不拘一格地吸引了各界熱愛辭賦的人士,現有辭賦作家40余人、研究人員20余人,去年編輯出版了三卷本97萬字的《歷代詠洛賦評注》,現正在進行《當代詠洛賦集》的編輯出版工作和《歷代牡丹賦》及《牡丹文化集成》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工作。

  
    近些年,洛陽人創作辭賦作品、撰寫研究論文100余篇,或見諸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高端媒體,或發表于中國辭賦學會組織的國際性學術專業學術會議,或收藏于國家級文學殿堂。更有不少作品被省、市報刊所采用,有的還被***報刊轉載,產生了較大影響。

  
    由于研究院工作開展卓有成效,中國辭賦學會特意委托洛陽辭賦研究院出版中國辭賦學會會刊《中國辭賦》。

  
    實至名歸摘桂冠

  
    近年來,我市辭賦創研機構默默無聞地為打造“辭賦之都”做了一系列基礎工作。

  
    2000年,中國辭賦學會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鑒于洛陽在辭賦創作方面的成就,特邀請我市一名辭賦作家出席會議。

  
    2002年,第一屆國際辭賦創研會在我市召開,提交涉洛辭賦論文及作品32篇,擴大了洛陽辭賦的影響。

  
    2004年,第六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成都召開。中國辭賦學會會長龔克昌提出:“洛陽作為漢賦的重要發祥地,要成立辭賦創研機構,把洛陽建成中國辭賦創研基地。”

  
    2007年,首屆中國辭賦創作研討會在我市召開,與會人員提交詠洛賦作89篇。會議認為,洛陽是“辭賦之都”,應該成為中國辭賦創作研究基地。學界一致認為,在洛陽召開的首屆中國辭賦創作研討會是中國辭賦繁榮發展的里程碑。

  
    2011年5月,中華辭賦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洛陽辭賦研究人員作了《洛陽與中國辭賦》的發言,進一步陳述洛陽是中國“辭賦之都”的依據。

  
    孫繼鋼說,以“辭賦之都”落戶洛陽為起點,洛陽辭賦界同人今后將更加努力,將辭賦這種起源于洛陽的古老文體發揚光大,在打造河洛文化傳承創新品牌中作出應有貢獻。(原標題:“辭賦之都”何以花開洛陽)



來源: 洛陽網-洛陽日報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