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騰的鼓舞表演
新華網河南頻道9月6日訊 大河網報道:先是熱鬧歡騰的鼓舞表演,鼓點鏗鏘,镲聲喧天,演員們身著統一的大紅綢衣,一邊打鼓拍镲,一邊融入舞蹈動作,優美流暢的動作,整齊劃一的隊形惹來觀眾一浪高過一浪的掌聲。接下來扇子舞、竹板舞、廣場舞輪番上場,陸續趕來的觀眾已經把文化大院里擠滿了,大人的掌聲、小孩的笑聲點亮了這個本來岑寂的夜晚。
9月4日晚8點,鄉下的夜色逐漸濃重起來。而位于豫西山區的宜陽縣趙保鄉西趙村文化大院里,鼓點歡騰、鑼聲喧天,莊稼人精彩的夜生活剛剛拉開帷幕。
據活動的組織者吳殿卿介紹,今年四月份,他在打牌回來的路上突發奇想,趙保是“曲劇之鄉”,村里戲曲人才眾多,為什么不組織一個文藝晚會,讓莊稼人也像城里人一樣有精彩的“夜生活”呢?想了就干,吳殿卿馬上自掏腰包買了一套音響設備,聯合村里的熱心人和戲曲愛好者,在5月21日晚上來了一場“首秀”,接連幾場演下來,村里人熱情高漲,男女老少齊上陣,喜歡熱鬧的打起鼓敲起鑼,喜歡跳舞的埋頭苦練廣場舞,喜歡唱戲的登臺一展好嗓子,整個西趙村一改往日天黑了就打麻將、斗地主,喝酒閑逛的風氣,全民總動員,人人都投入晚會的籌備、表演中。迄今為止,這樣熱鬧歡騰的場景已經呈現出80多次,30人的鼓舞隊、50人的扇子舞隊已經組建起來,還有熱心票友登臺獻唱折子戲,每晚的精彩演出吸引了近有西趙村,遠有北溝村、坡地村、油路口村的600多名村民前來觀看。
何珍是村里一名年輕的留守婦女,她說現在看晚會上了癮,一天不來就發慌,她的好姐妹張秋香天天跳舞健身,竟然把頸椎病都給跳好了,李孝平打了兩個月鼓,減肥十多斤,高血脂都無影無蹤了。文化大院成了村里留守婦女和留守兒童的歡樂園,大家農閑時,白天來農家書屋看書學習,晚上來跳舞健身。莊稼人從喝酒打牌看電視的“黑色夜生活”到唱戲跳舞鍛煉身體的“彩色夜生活”,來了個華麗轉身。
吳殿卿透露,將來他還準備購置一批花棍,讓大家伙兒學學藝術健身操,還要打造一支百人舞蹈隊,不僅在村里演出,更要走出去,把歡樂帶到別的鄉村,讓莊稼人都嘗到精彩夜生活的好滋味。
西趙村文化大院晚會只是宜陽縣基層文化活動的一個縮影。目前,宜陽已建成1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60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228個農家書屋,共為全縣城鄉配備藏書38萬冊、電腦259臺、電視機70臺、投影儀89套。這些文化設施全部免費對外開放,實現了最大限度的文化資源共享,很大程度上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實現了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原標題:宜陽縣趙保鄉:莊稼人的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