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海昏侯劉賀才是最熱的“網紅”。考古成果展一票難求,相關書籍火熱出版,考古進展舉世矚目……這座沉睡2000多年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借助媒體等渠道,讓考古進展及時對外公布、考古成果對外展出,進一步擴大了公眾考古的范圍和進程,也讓文物保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過去的考古模式中,考古發掘要等到研究報告全部出爐之后才對外公布,而考古發掘過程不接受圍觀與采訪,出土文物要送到文物庫房統一修復,并做好研究后才能與觀眾見面。但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卻與眾不同,采取的是“邊發掘、邊保護、邊研究、邊展示”的模式,在進入主槨室考古發掘階段后,不僅進行了多場現場直播,還及時通過專家采訪、講座論壇等多種模式對外公布考古進展,讓群眾能第一時間了解考古情況,拉近歷史與人們的距離。去年11月,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將部分文物第一時間在江西省博物館臨時展出,歷時一個月,吸引了全國觀眾爭相來昌參觀。今年3月2日起,《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又亮相首都博物館,在全國掀起了海昏侯熱,吸引了無數“侯粉”熱情觀看。
隨著考古科技手段、文物保護手段的不斷提升,讓文物及時獲得保護并得以盡快對外展出成為可能。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是我國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并已入選2015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列,它不僅是專業考古的一次重大發現,更為珍貴的是,它沒有在“象牙塔”中秘而不宣,而是通過多種傳播手段,及時把研究成果與全民共享,形成極為成功的互動,提升了群眾的保護意識,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同時,觀眾對于海昏侯墓考古的關切,也反映出考古發掘是傳播歷史文化的良好契機,考古科學將從神秘走向公開,公眾考古時代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