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古陶瓷學會、河北省文物局和河北省磁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國際磁州窯論壇召開,專家稱,在磁縣冶子窯遺址中發現了唐代地層中的瓷器實物,這把漳河流域磁州窯中心窯廠的創燒歷史由過去的五代提前到了唐朝中晚期。
2015年5月冶子窯遺址發掘發現了漳河流域磁州窯最早的地層——唐代地層。唐代地層中出土了白釉黑繪花等工藝瓷器實物,釉色多為青白釉,應屬隋青瓷向唐白瓷轉化中的過渡色,另外唐黃釉、黑釉瓷標本出現也較多,器物底足多為餅足和玉璧足。
據了解,1987年北京大學、河北省文研所和邯鄲地區文管所聯合對觀臺窯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最早的地層為五代。冶子窯址發掘發現了唐代地層,明確地將漳河流域磁州窯燒造年代的上限提前到了唐朝。磁州窯是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2006年磁州窯燒瓷燒制技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