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迎來大有可為的黃金時期,此為天時;
深圳提出要建設職業教育高地,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急需各類高水平技能人才,此為地利;
學校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再上臺階,全校上下都瞄準“國內頂尖世界知名職業院校”和“中國職業教育辦學機制示范校”的目標勠力齊心,此為人和……
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深信院”)近幾年發展迅猛,先后成為國家優質高職院校、“雙高計劃”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納入部省共建爭創世界一流建設計劃;在“校友會”2024中國高職院校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在“金平果”2024年中國高職院校競爭力排行榜中穩居前六……風勁好揚帆,深信正當時!
擦亮信息底色:
既順勢而“動”又“靜”守花開
6月2日,2024年華為ICT人才聯盟·深圳站暨華為人才雙選會來到深信院,23家華為生態合作伙伴企業進校招聘,為參會畢業生提供336個ICT就業崗位。知名企業之所以爭先恐后地向深信學子拋出“橄欖枝”,是因為該校畢業生“留得下、干得好”,在業內積累了良好的口碑。近年來,該校近200位學生獲得行業頂級的HCIE、RHCA等職業資格證書,畢業生技術技能好、就業形勢好、發展前景好。
學生發展前程無憂,皆因學校瞄準產業前沿,早早為學生鋪就了“贏在未來”的康莊大道。正如同深信院那句令人耳熟能詳的宣傳語——“信息時代上信息學院”,目前,全校50個專業中有30個屬于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類,聯合名校名企共建8個新型技術研發中心,服務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學校專業建設緊跟產業發展,對接新版職教專業目錄,迭代優化專業與教學內容;新增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工業軟件、集成電路、汽車智能技術、智能建造、工業互聯網、網絡空間安全等多個新專業,適應產業變革和技術發展。近年來,深信院還深入發掘產業所需,優化建設了包括軟件與人工智能專業群、信息通信專業群、微電子技術專業群、智能制造專業群和機器人專業群等11個重點發展專業群,全面對接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國家產業集群和“20+8”戰新產業、未來產業。
響應時代呼喚,面向城市發展,深信院的人才培養可謂把準了天時地利的“脈搏”。而同時,學校既有搶先布局的眼光和膽略,也有靜守花開的勇氣與執著。集成電路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但人才數量和質量的不足,嚴重制約著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具有技術難度高、實踐條件要求嚴、辦學投入大等特點。面對挑戰,2021年,深信院成立獨立建制的微電子學院;通過校企共建深信院“芯火”產業學院,成立半導體先進制造學院,為世界500強企業等培養芯片設計、封測及半導體制造等全鏈條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也正因為有敢于“領跑”的實力,深信院在學科建設的高原上崛起高峰,將“信息”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愈發熠熠生輝。
做強融合特色:
既靠“近”產業又“遠”望前沿
“學的和用的兩張皮”,這一直是困擾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大難題。為了打破教學與產業之間的壁壘,深信院在“產教科”融合互促上做足了文章。
日前,深信院與優必選科技攜手,共同推出了全國首個“工業人形機器人產教融合新范式”。雙方聯手打造“工業人形機器人創新應用研發中心”,攜手攻關大模型應用、多指靈巧手適配等前沿技術。同時,深信院將特設“工業人形新范式”創新班,通過校內創新中心的公共實訓,精心培育工業場景人形機器人等應用領域的專才,并根據社會需求與評價組織的要求進行相應的培訓與認證。學校與企業聯手,教學與產業結合,這樣的模式在深信院已經蔚然成風。學校與匯川、中望、賽意等頭部企業強強聯合,按“崗位—場景—智造流程—教學項目—知識模塊”的思路,力促專業對接產業、職業崗位,專業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
一方面,讓教學與產業“零距離”;另一方面,學校的科研也在反哺產業發展。深信院與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2010年以來,已連續深度合作14年,形成了“教學和科研貢獻產業、產業反哺教學和科研”的良性循環。校企雙方聯手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助力海目星成長為全球先進的激光制造頭部企業。2023年,深信院工程科學學科入選ESI全球排名前1%,這是深圳職業教育高地建設的重大成果和突破;兩篇論文在《科學》《自然》子刊上發表,助力一批企業駛入發展“快車道”,累計實現經濟效益50億元。
與產業的實際需求貼近,同時,深信院也將目光放得長遠,將人才培養做到了產業的最前端。學校建設深信創新港和深圳市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設立半導體先進制造產線等八大中試研發平臺,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與產業化研究……2023年,學校聯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北京理工大學共同成立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與華為、哈工大(深圳)共建工業軟件產教融合共同體,扎實推進現代職教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扎實落實產教融合、科教融匯。
“為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培養素質好、技術好、實踐能力強、適應能力強的‘兩好兩強’大國工匠”,深信院的這句承諾,就踐行在“產教科”融合的點滴間。
提升育人成色:
既加“快”成長又“慢”功涵養

“只要你是塊金子,在深信院一定會發光”!這不是一句空洞的承諾,而是深信院精準精細育人的追求。
學校充分發揮國家“雙高”專業群的辦學優勢,與騰訊、華為、中國電子等“鏈主”企業,共建騰訊、開源鴻蒙、麒麟信創等高等工程師學院,引領全國高職國產自主技術型人才培養;創新“特色班+強基班”模式,開設“騰飛班+騰實班”“鯤鵬班+鴻蒙班”,實現精準合作育人;與龍頭企業共建芯火、鯤鵬、商湯人工智能等16個特色產業學院;學校所有專業都已踐行“產教科”融合互促育人模式,精深分層分類培養,精細培養過程,該模式還輻射至國內22所職業院校,以及韓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在這樣的“成長立交橋”上,深信學子可以實現人生的“彎道超車”,跑出青春無悔的“加速度”。
近5年,學生在政府部門主辦的國家級別大賽中勇奪108項榮譽,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已孵化出國家級別高新企業。2023年,學生團隊獲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實現了廣東省職業院校“挑戰杯”國賽歷史性突破。2024年,深信院學生參賽隊與來自全球頂尖高校的隊伍同場競技,一舉斬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提名獎。
2023年,學校首次面向全國招生,取得開門紅,省內市外普通專業組投檔分數線均超過本科控制線20分以上。
用3年時間,讓菁菁學子成長為可堪大用的高水平人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深信院更深知,育人不能追求速度,還要用慢工細活的匠心,為學子的一生發展奠基。在這里,有“厚通識、活模塊、提素質、強賦能”為核心,涵蓋六大板塊的素質賦能育人體系,開設近400門綜合素養提升課程,英語、數學等課程進行分層分模塊教學;在這里,有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詩經文化基地。在日前結束的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上,深信院大雅詩經工作坊入圍廣東省3所高校的藝術實踐工作坊,深信院案例入選廣東省5所高校的美育改革優秀案例,深信院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同時入選工作坊和案例的高職院校;在這里,有別具特色讓學生獲益終生的“體商”素養培育體系;在這里,還有與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大學、機構和組織建立的“朋友圈”……學校為學子鋪設了寬廣的舞臺,讓每個志存高遠的學子都能在這里跳出屬于自己的舞步。
5月29日,在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上,學校提出了發展的四大愿景——“數智人才培養高地、技術研發服務重鎮、職教國際交流窗口、師生發展幸福家園”,并明確了建設“國內頂尖世界知名職業院校和中國職業教育辦學機制示范校”的目標。今后5年,學校高質量實施好黨建領航、立德樹人、專業爭先、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教育開放、智慧教育、聚才強師、共建共享等九大工程,努力走在全國職教領域的最前列。當風華正茂的你與未來可期的深信院相遇,定會開啟不一樣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