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省正在向“加快構筑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目標奮力前進。如何具體打造文化高地?如何將河南厚重的文化積淀轉化為砥礪前行的動力?今年省兩會,代表委員就此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省政協委員、河南日報記者劉哲說,推進文化高地建設,首先要牢固樹立中原文化自信。“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華夏文明的根在河南,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以河南為主體。我們應該通過學校教育、社會宣傳以及新聞宣傳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光輝燦爛的中原文化,切實增強每一個河南人的文化自信,為發展文化產業、構筑文化高地奠定基礎。
“建設文化高地,對媒體傳播能力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劉哲表示,目前,互聯網給輿論生態帶來了全方位的深刻影響,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作為黨的輿論主陣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領輿論、凝聚共識,是黨報的天職。去年,新版“中央廚房”正式上線,標志著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的融合發展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目前,集團上下已形成載體多樣、渠道豐富、覆蓋廣泛的強大新媒體矩陣。未來,我們要朝著“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邁進,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講好河南故事,傳播好河南聲音。
“打造文化高地,文化產業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省人大代表、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郭元軍說,我們將著力打造“五個文化高地”:全省O2O農村文化電商物流發展高地、中原數字內容資源集聚和數字出版高地、全省現代教育產業發展高地、全省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創新高地、中原文化對外開放高地,助力河南加快構筑全國文化高地。
郭元軍說,當前,隨著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和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數字出版等行業也迎來了歷史發展機遇期。我們將著力打造中原最先進、國內知名的全媒體數字加工中心,形成全國著名的數字化資源加工基地;著重建設中原數字出版產業園和數字印刷物流產業園;推動數字出版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建設,為數字出版、數字教育提供科技引領和技術支撐。
省人大代表、河南豫劇院黨委書記汪荃珍說,“文化高地”需要各文藝門類共同繁榮,要有更多文藝名家成為城市名片,更多文藝精品成為人民群眾的精神食糧。但是,目前我省各藝術門類的創作還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她建議,立足河南豐厚的文化積淀和傳統文化精髓,重點加強現實題材創作,創作隊伍要沉下心來深入基層體驗生活,重點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節點進行創作,把典型人物搬上舞臺,展現時代風采。
“作為擁有一億多人口的文化大省,目前我省專門的藝術場館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對藝術教育的需求。”省政協委員、鄭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魏小杰坦言,這與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不相適應。她建議,圍繞“加強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升文化惠民工程效能”這一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政府和高?晒步ü蚕硭囆g場館。建成之后,學校出臺合理的政策進行管理,并對學生和市民免費開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