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街書會,俗謂“十三馬街會”,是全國民間曲藝藝人的盛會,每年農歷正月十三在河南寶豐縣城南10華里以外的馬街村舉行,中國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曲藝書會。傳說這里原為火神廟舊址,清代乾隆初年(1736),廟會已頗具規模,每年正月十三,以火神社為主的鄉間社火、歌舞、說唱、戲曲等活動相沿成習,后來逐漸發展成以說唱曲藝為主的大型書會。每年正月初始,大批省內外的藝人便紛紛從各地一邊趕路一邊沿途演唱前往參加刀街書會,一般都在正月初十前趕到馬街村附近。書會開始后,在沿應河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1500米的會場里,千余名藝人吹拉彈唱,擺攤獻藝,吸引方圓百余里十多萬觀眾前來聽書趕會。馬街內外人頭攢動,書場上下詞山曲海,歷年盛況如此。
書會的曲藝種類繁多,有河南墜子、三弦書、大調曲子、徐州琴書、山東琴書、湖北 漁鼓、四川清音、道情、大鼓書、相聲、快板書、山東快書、南陽鼓詞、山東柳琴、鼓碰弦等數十種。曲書目更是豐富多彩,不勝枚舉。目前書會規模波及河南60余個縣(市)及山東,安徽湖北、江蘇、四川、陜西、山西、吉林、河北、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省市,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民間傳統曲藝書會。正如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陶鈍先生為書會所賦詩詞:"馬街亮藝溯源長,負鼓攜琴匯現場,說古論今依舊事,萬人空巷看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