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三蘇園文物景區位于郟縣縣城西北距縣城23公里的小峨眉山下。是宋代大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的葬地。1963年,三蘇墳被河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蘇文化因“唐宗八大家”蘇軾、蘇轍的真塋和蘇洵的衣冠埋在郟縣而形成。三蘇文化就是以三蘇的哲學思想,官海經歷,文學成就,佚聞佚事,郟縣的蘇軾、蘇轍的墳墓和父親蘇洵的衣冠冢,后人托物言志,對三蘇生平和學術進行了深入的文化挖潛和廣泛的學術交流,從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名人文化體系---三蘇文化。
宋元以來,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到三蘇墳祭祀拜謁,吟詠題刻,形成了一道絢麗多姿的三蘇文化風景線。1962年三蘇墳被定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日本NHK電視臺,臺灣奉天傳播公司先后來三蘇墳拍攝專題片;美國白宮美中文化交流委員會委員、西華盛頓大學教授唐凱林專程來郟開展文化交流。世界蘇姓宗親會派團來郟尋根祭祖,考察投資環境;郟縣成功地承辦了中國第四、第十四屆國際性蘇軾學術研討會,使三蘇文化成為郟縣的一張名片、展示郟縣形象的窗口。
郟縣還開通了縣城至三蘇墳的旅游專線,以三蘇園、蘇軾為內容的電視專題片、6本計5萬余冊書籍及5萬多張明信片也正已發行。
蘇軾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三蘇”文化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同樣也是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海內外的蘇學專家、學者匯聚郟縣,圍繞蘇軾的中原行蹤、文學創作、哲學思想和蘇軾葬郟等內容展開研討,傳頌他的精神,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重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