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28日,河南省文物局、寶豐縣人民政府在該縣召開清涼寺汝官窯遺址考古新發現“專家研討會暨新聞發布會”。會議期間,經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物局、中國考古學會等多方專家學者論證,一致認定宋代汝官窯遺址在寶豐清涼寺。
同年,寶豐汝官窯遺址被評為“2000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郟永安說,據有關陶瓷專家論證,在出土器物中除瓶、樽、洗、爐、壺等陳設用瓷外,還發現大量碗、盤、盆、碟、盞托、套盒等生活用具,改變了人們認為汝窯只燒制供玩賞的陳設品的看法。有的器物如薰爐等,形狀很大,打破了“汝瓷無大器”的傳統說法,還有的器物表面飾有刻劃花,并發現龍體、鳥首等裝飾,大大拓寬了人們對汝瓷的鑒賞視野。
另外,此次發掘,還彌補了長期以來研究汝官窯瓷器不見窯址和實物標本缺乏的遺憾,也為解決汝官窯的燒造年代提供了科學的根據。
神奇汝瓷:將飛入尋常百姓家
1956年,周總理提出“要恢復和發展汝瓷生產”。然而汝瓷自北宋斷代后,歷代仿燒,無一成功。如今,恢復生產汝瓷,讓瑰寶重見天日,也成了現代瓷人的夢想!
在寶豐縣汝瓷研究所所長馬聚魁家中,當筆者輕輕把一件他們所里仿制的汝官瓷碗放在桌上,用30倍的放大鏡細細觀察,只見瓷器表面布滿了細小的魚鱗狀花紋,里面散布著不少成串的晶瑩透亮的小氣泡,宛如一串串珍珠項鏈,又似雨后碧葉掛滿了露珠兒。
“你再瞧瞧出土的汝瓷,看看它們有什么區別!”馬所長又將一塊珍藏多年的汝瓷瓷片放在放大鏡下讓筆者看,筆者發現,仿制的汝瓷與古汝瓷片看上去并沒有多大區別。馬所長自豪地說,汝窯遺址的確定和發掘,也為他們科研工作者分析、研究和仿制這一千古絕技提供了翔實的科學依據。他們在河南省有關專家的指導下,借鑒運用北宋御用汝官瓷制作工藝,終于在2001年1月仿制出了汝官窯最珍貴的“天青釉”“月白釉”汝瓷。經考古專家鑒定,其產品不僅外觀造型酷似宋汝瓷,而且其胎薄釉細,釉色溫潤如玉,下有細小芝麻支釘燒痕等特征,均與宋代原物相似,達到了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
據郟永安介紹,近幾年來,在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目前,寶豐縣已有專門研究汝瓷的單位4家,仿汝生產廠家18家,雖然這些廠家大多仍在試燒階段,產品銷售尚未形成市場。不過,汝瓷研究者們從沒有停止過研究汝瓷的步伐, 相信不久的將來,神奇的汝瓷一定會化作翩翩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李霞 文/王慶祥 圖)【原標題:走近清涼寺――汝官窯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