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嘉賓考察仰韶文化博物館
11月6日,出席紀念仰韶文化發現九十周年活動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王偉光,北大教授、考古學家嚴文明,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副省長趙建才,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原大使陳明明,韓國文物研究院院長鄭義道,著名考古專家石興邦,省文物局局長陳愛蘭以及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參觀考察了仰韶文化博物館。
市領導楊樹平、趙海燕、姜繼鼎、趙中生、薛蒙林等陪同參觀考察。
仰韶文化博物館是依托新石器時代仰韶村遺址建設的全國第一座仰韶文化專題博物館。博物館占地43畝,建筑面積4600多平方米。該館通過抽象的幾何造型元素的運用,依自然地勢而筑,使不同標高的空間自然融為一體。
領導和專家們認真察看了館內設施及展示,詳細了解了展示內容,對場館的設計理念及豐富精彩的展示內容、形式給予高度評價。王偉光還欣然為該館題詞:“華夏文明之源。”
“仰韶之光”大型文藝晚會精彩上演
“仰韶之光”大型文藝晚會演出現場
仰韶文化閃耀華夏之光。11月5日晚,“仰韶之光”大型文藝晚會在澠池縣體育館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王偉光,北大教授、考古學家嚴文明,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副省長趙建才,瑞典國家博物館管理署署長桑娜,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原大使陳明明,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文化參贊蒲正東等有關領導和來自海內外的考古界、文化界專家、學者等嘉賓出席晚會。
市領導楊樹平、趙繼祥、郭秀榮、趙光超、姜繼鼎、趙中生、薛蒙林等觀看了演出。
當晚,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場品質高雅、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整場演出以“竹簽”作幕布獨具匠心,且巧妙地把演出分為《仰韶風》《仰韶韻》《仰韶魂》三個篇章,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大屏幕、燈光舞美寓意深遠,融入彩繪陶片、魚紋剪紙、漢字等文化符號,使遠古文明與現代科技結合,營造出美輪美奐的舞臺效果。
燦爛的仰韶文化是整場晚會的精髓和主題,《仰韶風·賦》《仰韶韻·詩》《仰韶魂·辭》把仰韶文化濃縮得精彩而又淋漓盡致,與《文明曙光》《永遠的仰韶》《彩陶年代》等歌舞以及精彩的器樂表演《韶樂春韻》交相輝映,這些原創作品使整場演出高潮迭起。傳統曲劇《澠池會》,穿越歷史,記錄著澠池這個文化圣地的歲月印記。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范曾專門為晚會創作了詩朗誦《仰韶彩陶記》,使這場晚會更顯文化底蘊厚重、品格高雅。來自瑞典的著名歌星伊利莎白帶來了瑞典歌曲《誰能無風啟航》,并深情演唱中瑞兩國藝術家共同為紀念大會創作的歌曲,使東西方文化在這個平臺上撞擊出炫麗的火花,也使兩國人民的友誼在這里升華,現場掌聲經久不息。當晚,群星璀璨,女子十二樂坊和歌星皓天、曹芙嘉、黃鶴翔等分別以不同形式為晚會增色添彩。
仰韶文化耀華夏四海賓朋聚一堂
11月5日晚,我市在澠池縣中州國際飯店舉行宴會,歡迎參加仰韶文化發現九十周年紀念大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海內外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王偉光,北大教授、考古學家嚴文明,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副省長趙建才,瑞典國家博物館管理署署長桑娜,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原大使陳明明,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文化參贊蒲正東,省文物局局長陳愛蘭等領導和海內外考古界、文化界的專家和學者出席宴會。
市領導楊樹平、趙繼祥、郭秀榮、趙光超、姜繼鼎、趙中生、薛蒙林出席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