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底溝遺址的仰韶文化西王村類型盡管從遺跡到遺物都發現的不是很多,仍屬于仰韶文化的晚期遺存,可是其中的一些文化因素,如灰陶、籃紋等,卻開了龍山文化 的先河,因而具有明顯的過渡性質,特別是西王村三期遺存的發現,填補了由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向廟底溝二期文化發展的空白。
廟底溝遺址的廟底溝二期文化也是本地文化的主流。農業仍是這一時期主要的生產部門。在廟底溝遺址的HG553的北壁發現了很多木耒的痕跡,這種工具的使 用,說明了一種先進生產力的誕生,由此而產生的是農業生產的更快的發展。這一點在廟底溝遺址此時期發現的容積較大的窖穴中得到了證明。這種形狀的窖穴一方 面便于食物的儲藏,另一方面又反過來說明了此時有了大量剩余的所要儲藏的食物。農業的發展又促進了家畜飼養業的發展,這也在廟底溝遺址中家畜骨骼的數量有 所反映。
廟底溝遺址的發掘是仰韶文化這一新石器時代考古領域的重大突破。它不僅極大的豐富了仰韶文化的考古材料,而且還揭開了多年來仰韶文化研究中的種種疑團,為 仰韶文化的深入研究命名了兩個文化類型。特別是廟底溝二期文化的發現,把這支對中華遠古文明的形成奠定了深厚基礎的原始文化充分展示給了世人。作者:樊溫泉【原標題:廟底溝遺址:六十年的發現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