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墓:
位于縣城西南店集鄉魏固堆村。墓祠占地1.4萬平方米,墓高3米,周長46米,周圍有紅磚花墻,墓四周有高大古柏200余棵,茂密蔭森,方圓十里可見。現有兩個門樓、伊尹殿、圣母仙姑殿、夫人殿、明清時代石碑二十余通,祠前有木式結構花戲樓一座,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伊尹是我國第一位奴隸出身的宰相,輔商湯滅夏,又是中國烹飪界的始祖,同時又是中國藥材煎服“湯液”的創始人。每年農歷二月二、四月八、九月九、臘月初一逢古會,方圓數百里豫、魯、蘇、皖的鄉眾和香客前來朝拜,現已成為豫東地區重要的旅游景點。根據河南旅游局批準的《伊尹墓景區建設規劃》,擬通過文化招商擴建伊尹墓區大門、伊尹大殿,整修花戲樓,修建伊尹紀念館、景區內道路、烹飪學校,進行園林綠化,預計投資1200萬元,將伊尹墓旅游區建成一個集旅游觀光、度假訪古、尋根問祖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場所。
虞城黃河故道田園風光區:
黃河故道橫穿虞城北部5個鄉鎮,在縣境綿延近50公里,流域面積38萬畝,千年古堤,風光旖旎。近年來,虞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在黃河故道灘區開發的生態旅游已初具規模,現已栽植各種生態林木7萬畝,經濟林木4萬畝,旅游區內林綠水秀,花果飄香。特別是田廟鄉素有“梨鄉”之稱,植有連片梨園萬余畝,清明時節“千樹萬樹梨花開,漫山遍野如雪擁”,引得周邊數百里游人到此觀光游覽。石莊水庫面積2500畝,煙波浩淼,一望無際。黃河故道賈寨段濕地風光秀美,景色宜人,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攝影基地,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擬通過招商引資在風景區開發建設三點一線生態農業旅游區,建設森林公園,在林園內設休息涼亭,建觀光臺。在水庫周圍建設集垂釣、劃船、休閑娛樂、具有農家特色的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性游樂中心。預計需投資500萬元人民幣。
倉頡墓:
位于縣城西北古王集鄉固堆坡村,墓祠占地約4000平方米,墓高3米,周長76米,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倉頡,黃帝時期史官,據史載,此人“仰觀星辰氣象之變,俯察鳥羽走獸之跡,山川指掌,而創文字”,以代結繩記事,后人稱他為“字圣”、“文字鼻祖”。祠為漢時初建,唐時擴建,殿內立有倉頡圣像。康熙九年重修大殿,建偏房數十間,殿前及西側植柏樹數十株。現存大殿3間,東西廂房8間,古柏8棵,墓冢一座。
擬通過文化招商,擴建倉頡祠及兩側偏房,重塑倉頡像,征集、制作室內陳列品,建成“中國文字陳列館”,陳列各時期的文字,讓人們瞻仰文字先祖倉頡,了解倉頡造字的過程和文字演變發展情況,預計需投資320萬元。
任家大院:
位于虞城縣城大同路中段路北,是清代晚期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任蘊清的莊園,占地面積3680平方米。該建筑造型別致,自前向后呈階梯狀分布,層次分明,布局合理,現存硬山式房屋102間,大院有5個獨立貫通的四合院組成,后院正中有一明三暗五的堂樓。院內地面以青磚鋪地,房屋用八磚扣頂,配以五脊六獸,院后原有2000平方米的后花園,院內有一地道通向后花園,是豫東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民居,具有較高的旅游開發價值。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擬通過文化招商對現有房屋進行修復、修繕,恢復后花園和地道,通過征集、制作等手段,陳列清代時期家具、生活用品、裝飾品,恢復其本來面目,并可讓游人享受清代服務,感受清末大地主的生活方式。將任家大院建成豫東地區的“喬家大院”,該項目預計投資515萬元。
利民古城護城河:
利民鎮位于虞城縣城北十公里,是一座歷史名城。四千多年前舜的兒子商均封于此地建立古虞國,隋稱虞城,現為虞城縣城舊址。老鎮區建于明弘紹九年,面積2平方公里,初筑土城,墻高5米,設四門。城區文物古跡眾多,據歷史記載考證的有商均墓、明刑部尚書楊東明墓、漢栗王墓、舊城遺址等。老城環城有護城河,面積2000余畝,河面寬闊,水深四米,盛產魚蝦,經四門入口自然分隔為東西南北四個部分,湖水清澈見底,湖面波光粼粼,煙波浩淼,水天一色,河內原有觀音閣、泰山廟、歇馬亭等,護城河外有護城堤,周長5公里,堤高7米,寬8米,堤上原有魯班廟、山西會館等建筑,現沿湖有花圃、涼亭、水上餐廳、游樂中心等。
擬通過招商引資實施城湖堤坡硬化,修復古城墻及城內外名勝古跡,建設環湖觀光路、水上樂園、水族館、垂釣中心等,可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預計需投資6000萬元人民幣。
虞城刻瓷藝術:
刻瓷就是用工具在瓷器上刻出人物、山水、花草、鳥獸、蟲魚等各類圖案。縣刻瓷藝術社是由我縣獲得“省十杰工藝美術家”的民間藝人申世德創建,是省旅游局頒發的“河南省旅游產品定點生產企業”。其刻瓷作品以色彩鮮艷、造型生動、刀法細膩著稱,是我國幾近失傳的獨特民間藝術,現能刻立盤、臥盤、花瓶、瓷板、釉面磚、瓷片等十幾個品種。微刻方面,能在1平方厘米的瓷器上刻上中國古仕女畫、西洋畫、中國畫等,產品銷往鄭州、武漢、北京、深圳等十多個大城市,并遠銷日本、美國、西歐等國家。
擬通過招商引資培訓生產、銷售人員,擴大生產規模,實現合作共贏。該項目預計投資80萬元人民幣。
虞城剪紙藝術:
虞城剪紙藝術文化傳播公司是虞城縣著名剪紙藝人朱進遠創辦。他自幼隨民間著名老藝人學習泥塑、剪紙、繪畫,后遠赴山西學習剪紙,先后設計開發了人物、山水、花鳥、蟲魚及紅樓夢、西游記等古代名著人物臉譜,并為中國商丘華商文化節設計剪刻了《商祖風云》系列。其作品采用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手法,通過設計、取樣、熏染、剪刻、上色等多道工序,把人、物形象用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栩栩如生的表現出來,作品既傳承民族文化,又有技術創新,精細巧妙,古樸雋永,形象逼真,多次在省、市民間藝術節上獲獎,產品經精美包裝后銷往北京、深圳、天津等大城市,并遠銷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
擬通過文化招商培訓生產、銷售人員,擴大生產銷售規模。該項目預計需投資100萬元。
虞城文化資源豐富,文化積淀深厚,投資政策優惠,投資環境優良,投資商機無限,全縣百萬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有志之士前來旅游觀光、投資興業,共謀文化產業發展大計,共繪繁榮互利宏圖!(原標題:花木蘭故里虞城:挖掘文化資源 開展文化招商)
來源:大河網 200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