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商丘

“火祖”(燧皇)陵前話“圣火”系列之五 中國古代自然火災和防火措施

2013/4/20 16:04:44 點擊數: 【字體:


“火祖”(燧皇)陵前話“圣火”系列之五 中國古代自然火災和防火措施

 
    人們長期在自然界生活中逐漸認識了火,體會到火給人類帶來的好處。漆黑的夜晚可以拿火來照明;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用火來取暖逐寒;熊熊的火焰可以驅趕野獸,避免野獸對人類的傷害;更主要的是,人類自從懂得用火燒烤食物后,不僅減少了腹部疾病,縮短了腸胃消化時間,同時促進了大腦的發育,使人的思維能力大大提高。人類由于對火的使用,在自然生存斗爭中強大了起來,結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向文明發展的征程邁出了一大步。人類對火的認識和利用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遠古時代,人類最早認識、利用自然界火和保存火種是被動利用火,一旦火種因意外情況熄滅便會給人類用火帶來很大困難。自從人類發明了擊石取火、鉆木取火的取火方式,開創了人類主動用人工方法取火的先河。在古代,人們還發明了使用陽燧、火鐮、火鏡取火的方式。到近現代,人們又發明了火柴、打火機等取火工具。隨著科學的發達,自動點火將給人類用火帶來更大的方便。恩格斯說:“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還是超過了蒸汽機,因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界分開。”

  可以說,火決定了人類的命運,給人類帶來了溫暖與光明,也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和進步。

  但客觀而言,火不僅帶給了人們福祉,有時也會給人們帶來麻煩甚至災難,人們利用火的進程也是和火不斷斗爭的進程。

  火帶來的并不都是福祉

  火在人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火也帶給人們災難和不幸,雷電、大風、地震等都會給人類生活帶來災難性的大火,造成重大損失,史料中對此記載較多。

  《西京雜記》卷二記載漢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陜西的雷火:“夏,雷震南山,大木數千株,皆火燃至末。其下數十畝地,草皆焦黃。”

  《元史·順帝紀》記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北京雷火:“(六月)甲寅,雷雨中有火自天墜,焚火圣壽萬安寺。”

  而歷代宮殿與壇廟被雷電擊中而起火者甚多。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的宮殿與壇廟建成,永樂十九年元旦正式遷都北京,在三大殿舉行大典。僅過了三個多月,三殿即遭大火。至正統六年(1441年)才修復完工。但到了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又遭火災。“四月丙申,雷雨大作。戌刻,火光驟起,由奉天殿延燒謹身,華蓋二殿,文、武樓,奉天,左順、右順及午門外左右廊盡毀。”而建于永樂十八年的天壇祈年殿,據光緒朝《順天府志》記載也曾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于雷火。

  清光緒修《甘肅新通志》卷二記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甘肅雷火:“暴雷震一人于通渭縣城南川,云霧垂地火花燭天,渭水赤三日。”

  有時候也有自燃起火的,《南齊書·五行志》記南齊永元三年(501年)江西天火:“正月,豫章郡天火,燒三千余家。”

  清嘉慶年《慶云縣志》卷十一記康熙六十年(1721年)山東自燃火:“四月七日,忽大熱,棗樹自焚者數百株,尋大風。”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2008-07-1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麒麟舞:一種舞蹈的正能量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